
楊牧青日記 對話
西王母:楊牧青古文字書法鑒賞及簡考
編號:010
名稱:西王母
規(guī)格:45cm x 68cm
款識:西王母為母系社會居昆侖區(qū)域非常重要的族系。巫、神。己亥楊牧青。
備注:本古文字系列書法作品是為“紀念建國70周年和發(fā)現(xiàn)甲骨文120周年”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粹空間特舉辦“甲骨文書畫展覽”活動中《華夏之源·楊牧青古文字書畫作品選輯》中的“32幅甲骨文書法原創(chuàng)作品”應(yīng)邀展出。
“華夏之源·楊牧青古文字書畫系列作品”共約120多幅,以華夏文化文明為主體,兼顧世界其它文化文明,涵蓋了從遠古摩崖、陶器、玉器刻畫圖文到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再到春秋戰(zhàn)國文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本次展出的32幅甲骨文書法作品,是在“人類上古文化譜系研究課題”和“中華文明探源”的總體思想主導(dǎo)下,著重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三皇五帝”名號及其文化內(nèi)涵作了水墨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用書法表其意情,用書法傳其精神。(詳見:藝界網(wǎng)/藝界報)
附議:西王母之事在《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古文獻中有記述。今考論,西王母其實是上古華夏時期位居大西北昆侖山區(qū)域一位“氏”族群的王國首領(lǐng),也是與周王朝的先祖有關(guān)系,并形成一個影響力很大族群圖騰文化與符號特征。西王母族群生活的時間較長,大約起于“帝夋”之時代,最后見世于西周早期“穆王”時期,且對古印度河流域文化有一定的影響,其域凡以“姆”者均與“西王母”有關(guān)。
西王母在“周秦”以后逐漸演化為宗教、民俗和神話、文學(xué)等相融的故事,廣為傳播于神州大地。所謂“西”者是以“中”對應(yīng)“四方”而言的。今全國以甘肅涇川“王母宮景區(qū)”影響很大,其說是西王母降生地、西王母文化發(fā)祥地和西王母祖廟所在地,先后被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華西王母祖祠”“國家民俗文化重點景區(qū)”,被尊為“天下王母第一宮”。此地之景說,實為漢代以來中國道教和民俗神話之作俑,可視之為上古華夏文化文明的一個源淵烙??!
有關(guān)“華夏文明探源”可在我力倡的“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xué)觀”的思路下參閱《楊牧青:人類上古文化譜系年表——追根溯源血脈不斷》一文(此處時間年限有新的修改,關(guān)于具體年限推斷另撰文補述。)《楊牧青: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 傳承中華文明大血脈》、《楊牧青:走出昆侖 一點八方——您所不知道的人類上古文化情愫》、《楊牧青:人類上古文化譜系導(dǎo)讀之中國夏商周年表重排》等文稿。一一庚子立夏后一日楊牧青記于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