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革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小品一組《長壽》桃,《荷花》,水果螃蟹組合《風味可解壯士顏》
2018-08-19 20:21:42 4 0 2954 -
2018-08-19 20:06:00 67 0 2788
-
秦發(fā)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老琴表意畫】“坐看潮起,我心依舊?!?emsp;“虔誠無懼?!背叽?0*60cm,近作,請評鑒
2018-08-19 20:04:46 43 0 2073 -
2018-08-19 19:40:31 7 0 1297
-
汪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壽桃系列:《壽酒》,《多壽》,《三千年之果》,尺寸68x138cm,;《福壽圖》,《富壽》尺寸60x60cm
2018-08-19 16:12:25 31 0 3684 -
周海波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周末獻禮!《黃牡丹》油畫步驟圖.....
2018-08-19 15:48:35 19 0 2007 -
2018-08-19 09:57:39 32 0 2283
-
邵西安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駿馬轉(zhuǎn)捷》,《君子春意鬧》,《荷塘月色》,《唐韻雄風圖》,國畫駿馬系列作品4幅,尺寸68*138cm
2018-08-19 09:47:07 9 0 1607 -
劉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寒鴉萬點鬧夕陽》國畫山水畫斗方60*60cm
2018-08-19 09:32:43 5 0 1638 -
李青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海絲情?中國夢”——中國福州“海上絲綢之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在榕開展
2018-08-19 09:16:36 69 0 237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在有限的生命時間段內(nèi),將這400多種書(論)讀通曉理,當對甲骨文字為主的古文字、古文化無大過矣,至于無限的“人類上古文化”研究,那是非一世之力可清源也!一一楊牧青隨記
2018-08-19 09:11:02 6 0 1208 -
杜章瑞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詠菊之白鷗逐波》《詠菊之紅杏山莊》,《詠菊之綠水艷波》《詠菊之紫韻》國畫花鳥畫菊花系列作品,尺寸68*138cm,請各位欣賞。
2018-08-18 21:37:31 47 0 3282 -
杜章瑞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荷韻清風》《青蓮荷韻》,國畫花鳥畫荷花,尺寸斗方60*60cm,請各位欣賞
2018-08-18 21:24:32 52 0 3383 -
盧俊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春風萬里》尺寸100X220,《一江春水》尺寸100X220,斗方《高山流水》,請欣賞
2018-08-18 20:55:35 6 0 2185 -
寧建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七夕節(jié),我的牛郎下工后就去找他的織女團聚,我祝有情人沒情人的同志們節(jié)日快樂
2018-08-18 09:34:12 7 0 1778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塘邊寫生《夏曲》,《晨曲》,《夏日》,國畫彩墨畫60×80cm
2018-08-17 23:47:14 21 0 2297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應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zhèn)徐先生之邀而創(chuàng)作三尺整張豎幅作品,唐劉禹錫詩《烏衣巷》?!爸烊笜蜻呉安莼?,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薄稙跻孪铩肥翘拼娙藙⒂礤a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撫今吊古 的詩篇,是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此詩憑吊昔日東晉南京秦準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破,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作者選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經(jīng)不是舊時的主人這一平常現(xiàn)象,使人們認識到富貴榮華難以常保,那些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如過眼云煙,成為歷史的陳跡。詩中沒有一句議論,而且通過野草、夕陽的描寫,以燕子作為盛衰興亡的見證,巧妙地把歷史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引導人們?nèi)ニ伎紩r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化,含著深刻的寓意! 查看更多
2018-08-17 23:39:25 7 0 1937 -
已認證
葉仲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美意延年》規(guī)格240*70cm,國畫寫意花鳥畫新作,分享以留念
2018-08-17 19:39:22 5 0 1852 -
盧俊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院內(nèi)院外皆秋光》《碩果》《金玉滿堂》《秋實》《莊院小景》《滿目芳華》,國畫花鳥畫~葡萄系列四尺斗方作品分享
2018-08-17 15:53:17 6 0 1860 -
馬曉薇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莫將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國畫山水畫扇面作品請欣賞——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國畫山水畫扇面作品請欣賞——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2018-08-17 15:36:05 5 0 2069 -
洪志標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兩分鐘筆下的剪紙藝術家艾俊波,以及其他幾幅肖像速寫,請欣賞
2018-08-17 15:19:13 5 0 1664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做一個無可替代自己。
今天剛下飛機、到新加坡己經(jīng)3點20分,到了賓館還是堅持寫上一段,我的夢想、做一個無可替代的焦墨畫傳承畫家,在我看來經(jīng)典的中國焦墨畫,是黑白的藝術 ,比如枯筆,渴墨,濃墨,焦 msp;,比如枯筆,渴墨,濃墨,焦墨,布白。
我以渴墨分色,以形寫神,曲盡其態(tài),獲得傳神之美。然而從中國焦墨畫傳神寫照的高點來看,是真正黑白枯筆渴墨精神,淬煉筆意和靈魂、是遷想妙得”的丹青結(jié)晶助力下,以蒼勁老辣的筆線,絕招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渾。
我感覺,今天成長的終極意義,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自我,天地之間,無可代替。畫自己的畫,走自己的路,無人左右!做人,應該活出一個真實的自己,就要變成一個無可替代的人。
風景在變,路人在換。我總要寂寞地面對難熬的時刻,所以,昂起頭站穩(wěn)腳,做自強,自信,自立的自己,做一個無可替代的自己!這樣的自己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馬培童寫扵新加坡 查看更多2018-08-17 15:04:54 32 0 2063 -
劉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書畫展筆會,現(xiàn)場繪制作品《馬到成功》《與你同行》。
2018-08-17 14:58:12 5 0 2027 -
梅麗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蘭香滿室書為友,竹影一窗月作鄰》《紫氣東來》《天道酬勤》,幾張近期作品照片,保存留底。
2018-08-17 14:36:15 6 0 289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熱點:楊牧青與微信群友夜聊中國(人類)上古文化隨記
日月山本是青海湖東南方向日月山脈的一座上古山峰,平均海拔4000多米,海拔最高為4877米,是女媧氏后裔九天玄女的大本營,也是伏羲氏后裔族人向 裔族人向西北方向朝圣的地方。
后來,伏羲氏各支族后裔向著東南方沿黃河流域呈扇面形的遷徙分布,就將古老的日月山文化帶過去了。山東大汶口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大口尊“日月山符號”(約為軒轅黃帝時期)與青海日月山文化背景在年代上相差了七、八千年之久。
日月山在地質(zhì)年代上約形成于距今25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在藏語、蒙古語中都是太陽與月亮的意思,是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的祁連山一支脈,在古昆侖丘的東北方向,在古易奇門的生門位置,青海湖古稱西海。幾百萬年前的遠古中國有兩大湖,一為青海湖,一為云夢澤(今洞庭湖),湖水面積比現(xiàn)在要大許多倍,是神州大地“水氣”的出氣孔穴位。
按,青銅器“金文(大篆)”出現(xiàn)的古文字造字結(jié)構與象形表意分析,“湖”之前都稱為“澤”。湖字早期文字內(nèi)沒有月字邊,僅是水、古組合,表示聚水的地方很古老了,古人稱大池為湖。澤字是人選擇臨水、臨河、臨池的地方生息,這是中國先祖最早學會擇有供養(yǎng)保障的地而居的開始,表示水給予了人們的恩惠、恩澤,如《莊子·大宗師》說:“澤及萬世而不仁”。
西王母在昆侖山脈的祁連山的合黎山一帶,今甘肅張掖市西北方向,屬臨澤區(qū)域,距今約七、八千年。西周穆王見西王母見的是她后裔族人,與西王母誕生時相距四、五千年了。西王母與九天玄女關系,在道家文化中認為,九天玄女是西王母的徒弟,其實是九天玄女比西王母早很多年,女媧氏之后就是九天玄女,女媧氏與伏羲氏同時代的人,故九天玄女應是約為一萬年前左右能觀察天地日月星象變化的人(通巫通靈),她是開啟有巢氏時代的重要人物。
合黎山海拔1380米至2270米之間,遠古時期氣候適宜人居,是人類文化文明肇始者燧人氏觀測天象的地方,山的東端是龍首山。燧人氏也是弇茲氏,是最早創(chuàng)造編織結(jié)繩和擰火草繩的氏族?;鸩堇K是保存火種的方法之一,如同現(xiàn)在用艾草擰成繩點著火用以驅(qū)蚊子是一樣的道理。
東岳泰山的泰字本為《易經(jīng)·地天泰卦》的泰字,取地天陰陽二氣相交之義。所以,老秦人從西垂天水放馬灘興起后,歷經(jīng)六百六十多年至秦始皇時封禪于泰山,取祭祀天地之義。
西岳華山的華字,是取自華胥氏的,也是華夏民族“華”字的來源,昆侖山龍脈至華山結(jié)穴,東端回首盼顧到終南山為終結(jié),西端古時叫蔥嶺,在帕米爾高原的東北方向,這里是人類上古文化文明非常熱鬧的地方,也是人類上古文化軸心時代的策源地。
中國上古文化的大致年代為:
一萬年以上的文化大都在青海湖/昆侖山一帶,屬于伏羲氏時期。而距今約3萬年前燧人氏時期是一次全世界性的人類大遷徙、大分散與融合,所以世界各民族與火、與光明、與祭拜上天等有關的圖騰、符號和精神取向都是燧人氏族人的遺脈。
八千年左右的文化在黃河、長江中游一帶,屬于神農(nóng)氏時期。五、六千年時才有中原文化的大興起,屬于炎黃時期。這些大都在北緯35至38度之間,而北緯30度又是一條全人類上古神秘文化現(xiàn)象與實物遺留帶。
從某種角度來觀察,過去兩千多年儒家不敢還原歷史正脈,現(xiàn)代進化論思想與唯物主義觀的大框架下,似乎是更不敢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發(fā)達將所有的密封資料都可以挖出來公諸于世呵。如,比《史記》早兩百多年的《竹書紀年》記裁說,是舜囚了堯,不是堯禪讓位給舜的,“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庇謱虻脑瓯痈芍в浤瓿蔀樾攀窌r間,即前2145年……等。
周朝能長久是周人有統(tǒng)一的思想認識,有周人的信仰,周人講周話,寫周文,行周禮制。西周歷經(jīng)275年(前1046年至前771年),期間雖有武庚、管、蔡和“國人暴動”等幾次內(nèi)亂,但是不影響周定天下的初心,所以還能延續(xù)很久時間。
周朝被分為西、東兩個時代,那是因為東周人后來官僚主義盛行,權力分化,信仰、思想、認識不統(tǒng)一,禮制(體制)崩潰,到處盛行亨樂主義和爭斗稱霸主義,周朝當初給予的各封地國各自制造文字、頒布貨幣與官話等……瞎折騰了514年(前770年至前256年)后最終導致周朝完蛋了。
現(xiàn)時代,中國以經(jīng)濟為中心,崇拜權力,忘記初心,忘記百年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痛苦日子,西方一些垃圾文化思想和意識,嚴重侵蝕了中國人的思想和意識,促使中國人的行為發(fā)生偏差,導致精神文明體系潰爛,中國人不知道中國人先祖的優(yōu)秀文化精神傳承,中國人自己的中國話、中國文都沒學好且有了講英語、寫以個性、自由、民主為名義的文稿到處蠱惑人心,忘記了國家1949年建國的源初與根本,所以文化等方面就變得不自信了,也導致當前貪腐等問題不斷。新時代在黨領導全國各民族“以人民為中心”總體部署下,在國家綱領“四個自信”下,在國家層面倡導“弘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下,相信不久,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變得好起來。
周朝按歷史的年限劃分前后共789年,若按姜子牙說應該是880年,結(jié)果少了91年,所以問題就來了,秦王朝只能短暫過渡一下,充當個角色,此乃天數(shù)與變數(shù)的問題,非人力能可為。實際上,周朝的氣數(shù)共825年,從前1046年周武王滅殷商開始至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止。但是還比姜子牙說的還少了55年,怎么辦呢?那就是秦二世(前207年滅)盡快弄完“帝王”的氣數(shù),歷經(jīng)漢高祖(前202年建漢)至漢文帝前166年為止(這一年漢朝與羅馬建立外交關系,20年后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出生。)從前1046年至前166年,恰好湊足了880年。
周朝與漢朝是中國中古時期的古、新文化的一個分水嶺!
實際上如今我們接受、學習的文化知識大都是秦漢以來形成的封建社會文化體系和十九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以來的西方文化體系,時間跨度長達2300多年。上一個分水嶺是中國上古時期軒轅黃帝與神農(nóng)氏交界時代,其以黃帝滅炎帝、殺蚩尤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開始構建帝制、王朝和公平失衡為開始,約在前5000年左右。
圖:日月山地形——北緯35°左右,青海湖東南方向。
圖:大汶口墓葬出土的“日月山符號”大口尊,據(jù)專家們驚呼說,此物出土將中華文明在夏文化4000多年的基礎上給提前了1000多年,專家們真不容啊。怎么忘記了這個符號本來的源發(fā)地文化背景呢? 查看更多2018-08-17 14:23:42 7 2 1335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今書《天道酬勤》。勤能補拙,人勤生輝。
2018-08-17 09:15:47 5 0 1888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田筆耕:《厚德載物》《室雅蓮香》《峰巒雄偉》書法作品欣賞。恭請親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謝謝。
2018-08-17 09:01:54 92 0 3225 -
周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溪山垂釣圖》,尺寸68x138cm,《海上奇觀》,尺寸68x180cm,《黃山松云》《黃山松瀑》周麗作品,請欣賞
2018-08-16 18:58:47 8 0 1997 -
王根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扎根西北展雄風,齊魯三秦立戰(zhàn)功,灞柳情深傳萬古,鯤鵬振翅傲蒼穹?。?!”韓建孝撰文,王根權書寫
2018-08-16 16:37:06 4 0 1838 -
覃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課堂示范,速寫作品《穿夾克的女人》,兩幅,分享以留存
2018-08-16 16:16:39 2 0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