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曉薇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靜物寫生作品《針葉松》,所謂寫生,寫其生機也。附局部圖,請欣賞
2018-11-09 10:40:42 6 0 1764 -
孫逢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一留得枯荷聽雨聲(寫意花鳥荷塘系列),尺寸四尺斗方60x60cm,2018年創(chuàng)作作品三幅,尚未題款,敬請欣賞。
2018-11-09 10:31:26 11 0 2793 -
2018-11-09 10:09:05 13 0 4541
-
2018-11-09 09:55:00 19 0 1923
-
于永強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68X68,兩幅 小寫意花鳥,380惠友有喜歡微我。13043201286
2018-11-08 19:14:50 2 0 1881 -
已認證
石廣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新作《玉堂春暖燕歸來》,尺寸60×100cm,戊戍年秋末石廣生作,附裝裱效果圖,請欣賞
2018-11-08 17:05:23 21 0 2448 -
周鵬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昨見范遲兄作巜網(wǎng)》圖,墨酣筆暢,今吾試擬之題曰巜透網(wǎng)鱗》,揮毫完成,分享圖片與諸友怡樂大方!
2018-11-08 16:55:03 14 0 1827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小雞小雞》,二十余年前,政治學習之余涂鴉作品,今翻讀實感興奮!與朋友們共賞,紙都已經(jīng)老化了[大哭][大哭][大哭]
2018-11-08 16:46:57 24 0 1885 -
2018-11-08 16:38:58 31 0 4442
-
汪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工筆動物畫新作《松鼠》,尺寸50x50cm,第二幅工筆動物畫《小貓戲蜻蜓》,尺寸100×60cm。喜歡可訂制
2018-11-08 11:37:38 12 0 5490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由簡致繁,繁簡之境》馬培童焦墨畫創(chuàng)作感悟之(50):焦墨畫藝術,是中國五千年最古老的繪畫方式,古人開始用木棍燒成木炭在地上或巖石上繪畫,作最簡單的象形圖形,傳統(tǒng)繪畫,是美學極致體現(xiàn)。對于極簡圖形,古 人開始發(fā)現(xiàn)美,造化以一玄一素、變化出異彩繽紛的大自然各種象形圖案。掌握了玄化,就掌握了創(chuàng)造力,就是直指本體一玄一素,一白一黑,繁簡畫道。將墨沉淀,將物體“化繁為簡,在以簡在畫繁”蘊含其中。
古人一開始的審美,由繁至簡。素到極致、簡到極致、凈到極致,都讓人心底安詳、心生禪意,在由簡到繁,繁到極致,內(nèi)心深處復歸于最本真的、永恒的寧靜。剔除沒必要的,留下內(nèi)心所需,便是極簡。出于自然,又復歸于自然,焦美、圖美、形美、美心,天人合一,方為至繁。密可插針,疏可走馬,至簡,甚至幾筆,便成一幅畫。干凈簡練,似是而非,極具禪意。生活中,從多彩到無色,由繁復至簡,焦墨黑白歸寂靜。待真正靜下心來,思想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币院唵蔚綐O繁為追求,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yōu)雅。想做到恰到好處的凈,妙到分毫的境,極簡近乎禪,可感受,不可語。直抵人心的美,才更顯出動人神韻,總能讓焦墨畫綻放藝術之光彩。(寫扵馬培童美術館, 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8-11-08 10:16:11 17 0 2065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渴墨、枯筆、求潤》焦墨畫創(chuàng)作感悟之(49):焦墨之黑厚重大方,用筆逆峰求枯,而干瘦遒挺者為潤?!闭`以為是說反話,通過研究,我才看出著墨重精神,墨重筆渴而乏神氣,得不謂之枯耶。墨枯而筆干,神旺氣足,一 片渾茫,能不謂之潤乎?我用干筆蘸重墨寫,一筆筆寫出。所謂入木三分就是指此。把墨放上去,極濃與極干的枯筆渴筆,放在一起就好看,里面起絲絲,枯筆感到潤。墨濃了,反而枯。枯是墨濃到墨淡。就是,干裂秋風,潤含春雨。
焦墨用到能于無墨中求筆,在枯墨中求出潤來,筋骨血肉就在其中。焦墨要有墨法。濃墨、渴墨、枯墨都要有。筆“枯”不是墨濃墨少的問題。焦墨、濃墨、渴墨、枯墨、宿墨、淡枯墨之分,深淺干潤,變化無窮。“運用之妙,妙乎一心?!?br>焦墨最講究用墨干、枯濕、渴濃、枯淡的變化,精彩處潤含春雨,用墨講究辯證關系,如力求從枯筆中寫出潤來,看似矛盾的墨色關系,其實蘊含著精神氣韻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即是講濃墨枯筆寫出的線硬挺有神氣。磨墨欲熟,用筆寫之則活。”熟,就是磨得很濃,然后蘸墨寫,就活了。(寫扵北京馬培童美術館、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8-11-08 10:11:36 18 0 2395 -
鄭誠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金安鹽絲古道采風寫生隨記》;被邀請參加金秋時節(jié)漢賓紅葉節(jié)采風寫生進行中……金安鹽絲古道采風寫生沿途中民風淳樸,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景色優(yōu)美。感謝領導和朋友的倍伴!人生中難得一個摯友,難獲一份真誠;生 命的旅程遇見誰,都是美麗的意外。珍惜每一位可以稱作朋友的人,因為那是可以讓漂泊的心駐足的地方,也是上蒼賜給我們最美麗的緣份。這次采風寫生的地域特點非常明顯強烈,當?shù)貥銓嵉娘L土人情,讓我們非常感動。學會欣賞地域特點和理農(nóng)耕文化,就能大其心以容天下之物,和其心敬天下之人之感~鄭誠記
附寫生作品三幅,國畫山水畫《醉美茨溝》尺寸四尺整張68×138cm,國畫山水畫《瓦浦金秋》尺寸四尺斗方68×68cm。 查看更多2018-11-07 18:24:15 54 0 2818 -
已認證
尚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畫《福由心造》,尺寸四尺斗方68x68cm,戊戍年金秋尚建國國畫人物~佛畫大自在彌勒佛系列新作。
附突然間雜想;當初在鄉(xiāng)村還是個調(diào)皮搗蛋的玩童,很是羨慕比我年長的“大人們”!羨慕他們可以挎著 挎著書包去上學,羨慕他們個子比我高,羨慕他們力氣比我大, 羨慕他們想干就可以干什么!
當我不再羨慕他們時,愰忽間年過華甲了!
現(xiàn)在老了回過頭再看;就不用擔心現(xiàn)實總比夢想遙遠……,更無須計較收成不如付出理想……。
自己對待當下的態(tài)度,會決定個人未來的高度。在不很多的每一天,用微笑、率真和坦然對待每一個人,老了老了就不要再東張西望,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一路走來是托社會進步的福,也感恩佛光普照,更承蒙友朋們的明里的鼓勵和暗中的支持!
佛友說;待人處世,常懷感恩,當然也得有底線。
在符合社會道德和經(jīng)濟規(guī)則的前提下,能知道要對別人好,是智慧;能做到對別人好,是福氣。
阿彌陀佛!祝各位友朋們晚安! 查看更多2018-11-07 18:08:11 23 0 2636 -
鄧烈根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金秋最美在山鄉(xiāng)》,山水畫《錦繡河山心中歌》,山水畫《源遠流長山河水》,尺寸四尺斗方60x60cm,戊戍年秋月鄧烈根國畫山水畫新作三幅,請欣賞。
2018-11-07 13:08:19 53 0 2641 -
2018-11-07 12:59:54 15 0 1935
-
2018-11-07 11:43:38 24 0 221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27年前,我們就聯(lián)合一部分在呼吁:今天中國最需要啟蒙的不是百姓大眾,而是中國的知識分子,著重是高等院校派內(nèi)一些無文化自信的新文化漢奸和煽風點火式的跟庇蟲!因為中國知識分子受西方式思想教育最多、受西方偽 史偽文化毒害最深,最是文化自卑的行為。
今天院派教育把社會大眾思想與認知搞壞了,已經(jīng)讓三、四代人中毒,所以社會事件發(fā)生時人們都自私自保等著集體死亡!
首先讓受過西方不優(yōu)秀文化教育的那一批眾多的院派人士建立文化自信觀,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十八代是誰?這樣他們也不會出現(xiàn)狗屁式的理論文稿,也因是才能讓90后、2千后……接受新時代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道自己祖宗十八代是誰?。考偈估狭曂締栁?,我亦如是回答!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8-11-07 09:05:05 4 0 1849 -
徐家康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江西橫峰寫生記》橫峰~新篁真是好山好水,植物形態(tài)豐富,有千年板栗,有千年雌雄紅豆杉,有數(shù)百年的大松樹……可惜村里盡是留守老人和兒童……樹堅強,人更堅強。我們下榻的山田草堂隔壁鄰居老伯已經(jīng)87歲,早晨 起來劈柴火,家里人說他去年還上山採茶籽,87歲了臉上膚色比我還好,居然看不到老人斑……
徐濤老弟有句:“煙雨江南秋入畫,竹園深處論禪茶?!睓M峰的魅力鄉(xiāng)村建設成績斐然,民風純樸善良。我和學生在此寫生 ,具感身心雙暢……
感謝大自然的無上恩賜,有美景美食美女帥哥相伴的寫生生活結(jié)束了,不知今年冬天帝都的霧霾天是否可以減少一些?圖一是10月28日早上畫的寫生課稿,圖2是27日晚上畫的披麻皴擬四王課稿。其他圖是學員晨起拍的橫峰美景……山間霞光照福地,但愿常做新篁人……(徐家康記) 查看更多2018-11-06 17:42:02 12 0 2080 -
周海波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現(xiàn)代印象派油畫作品《紅牡丹》系列作品,適合現(xiàn)代中式家裝!尺寸40x60cm,新完成作品,喜歡可訂制。
2018-11-06 15:44:54 9 0 4558 -
周海波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釘子畫》,用釘子制作的山水畫,今天完成最后一遍上色!立體與平面相結(jié)合的藝術品,上墻效果怎樣?
2018-11-06 15:35:46 32 0 3266 -
胡記領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工筆花鳥畫《花開富貴》牡丹花鳥系列作品,尺寸小六尺180*70厘米,近期客戶訂單4幅,已發(fā)貨,分享給大家欣賞并存圖留念。喜歡的歡迎洽談訂制
2018-11-06 15:19:05 12 0 4265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扁豆花香》,畫面詩意:“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作品尺寸四尺68x138cm,同意境作品兩幅,戊戍年新作,請欣賞
2018-11-06 10:33:20 14 0 3660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寫意花鳥畫《 柳舞春池》,尺寸四尺整張138x68cm,第二幅寫意花鳥畫《 荷塘幽趣 》,尺寸四尺整張138x68cm
2018-11-06 10:19:51 5 0 2050 -
2018-11-06 10:09:54 11 0 2355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老人獻藝展風采,
潑墨揮毫樂晚年。2018-11-06 10:06:10 12 0 158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心血傾注文化:專訪著名書畫家、人類上古文化研究者楊牧青
引言:
楊牧青是一位在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與革新、國學智慧應用與傳播、人類上古文化研究和民間智庫建設推動的踐行者。他心血傾注于文化,篳路藍縷,以 篳路藍縷,以初心還文化事業(yè)夙愿,必然為這個時代及今后的社會發(fā)展做出莫大貢獻!
他數(shù)十年來,勤思博取,堅持不懈努力,坎坷曲折的人生歷練成就藝術之果,并以書畫鬻生的文弱之軀,在筆墨水彩交融處,緊跟中華民族復興大計,追逐夢想。
他站在時代最前沿,乘互聯(lián)網(wǎng)+的東風,以敏銳的洞察力,以畫寫心,以書表聲,以智映情,以文抒懷,在國學智慧應用與傳播過程中跨界參與多類活動,發(fā)揮國學文化優(yōu)勢。
他在“一帶一路”倡議和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背景下,以弘揚、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堅定文化自信,闡發(fā)中國文化發(fā)展現(xiàn)代文明脈絡1+5格局,并從人類上古文化源頭著手,希冀融通東西方文化文明的共性,讓人類上古文化有生命的延續(xù)力,有益于世界趨新發(fā)展。
他客觀地對時勢剖析,立論撰言,倡揚正能量,用最基層的實際調(diào)研方式與科學思維方法,在著眼全球化的大視野中擔當起社會發(fā)展大義,推動民間智庫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諧發(fā)展盡己微薄之力!
近日,我們對著名書畫家、國學智慧研究者、人類上古文化研究者楊牧青老師做了專訪,采編如下。
采編:楊老師好,您作為當代一位書畫名家,又是一位藝術、文化、社會評論家,國學智慧研究者,同時還是人類上古文化研究者和民間智庫建設推動人。您常期與中國書畫打交道,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交道,不斷地藝術寫生、文化采風,開展中國書畫國學公益講座,開設國學智慧董事長精修班課程,進行文旅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意實施,舉辦智庫學術論壇、書畫巡展和文化+金融年度合作峰會……等,并撰寫了觀點鮮明、關注社會痛點的文稿,發(fā)表了一些言簡意賅、令人思考的言論,以及詩詞文學、經(jīng)史哲企等方面的很多文辭。那么您對書畫藝術有什么樣的看法?
楊牧青:書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文化自信的見證之一。
中國畫要早于中國書法幾千年,甚至上萬年。據(jù)考證,在遠古的山崖涂畫、陶器圖紋、符號圖騰“國畫”之后才有了玉器刻文、青銅銘文和甲骨文的“書法”形成,再到后來產(chǎn)生了小篆、漢隸、楷書、行書、草書等具有書法藝術性質(zhì)的文字形態(tài)。
書畫是同源不同流的。
人類史前的繪畫很豐富,藝術也是多樣的,可推至兩萬年到四萬年之前(最新說是六萬年)。后來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就產(chǎn)生了文字。具有“準文字”意義的文字約在五、六千年前產(chǎn)生,中國以倉頡造字說為源,西方以楔形文字為始,一者為方塊字,一者為字母字。若細究,大都源于人類上古文化軸心時代的古中國時期,它們的根源有共通性。
圖畫示象、寓意的符號文字產(chǎn)生的時間更早,中國的文字可以追溯到伏羲氏畫卦時期,比國際學術界定義的“文明”還要早的多。大家可去參閱拙文《簡述漢字書法兼議世界文字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以中國漢字為基準的人類古文字源流述略》。
對于今天人們常談到的中國書法和中國畫這兩門藝術而言,書法形成于三千多年前,畫形成于兩千多年前,二者在相互影響中才有了各自系統(tǒng)性的延續(xù)。畫以示象,書以傳道,它們隨著本質(zhì)屬性和分工不同,與時時遞進的文化背景、政體環(huán)境、社會結(jié)構(gòu)相融合,記載、承續(xù)、彰顯了中華文明,累積成后人的無盡文化寶藏!
采編:書畫藝術是中華文明的體現(xiàn),是文化自信的見證,那您從書畫的藝術屬性又怎么去理解呢?
楊牧青:就藝術屬性來講,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自由的,是平等的,不是權力,不是權貴,更不是倚強凌弱,它是以人民為中心的,脫離人民生活的藝術不是藝術!
藝術也是人類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濃縮與反映,不局限于文化情感、行為思想、意識形態(tài),它囊括了人類活動的一切。藝術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不是任意妄為、亂涂亂寫,不學無術的糟蹋,它是道德修養(yǎng)和身心健康的標識。
天道酬勤,人道酬德。中國書畫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的一門藝術,沒有什么神秘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認真、努力的學習之后就能獲得相應的成績,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投入的時間、精力和知識越多,收獲的就會越大,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搞書畫不能趕著鴨子上架,為了就業(yè)或出于某種原因,把一些不適合從事藝術的人給弄成教育灌輸式的匠人和藝術行業(yè)的痞子,或推上為人民服務的領導崗位,有損藝術。
現(xiàn)階段,由于歷史遺留、政體環(huán)境、利益沖突、社會結(jié)構(gòu)、教化偏頗、浮躁認知等客觀原因,一個體制內(nèi)和體制外的“藝術身份”兩極分化,導致書畫界問題不絕,亂象叢生。舉個例子,我們同是中國公民,卻要硬性的給劃分出個城市戶籍和農(nóng)村戶籍一樣的可笑,由于戶籍的問題,讓人民群眾在國家、社會和組織機構(gòu)、團體的公共資源面前失去平等,人為的造成待遇不同等,差距極大,成為當今社會發(fā)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針對當前書畫界亂象叢生的問題,藝術政策制定者不能停留在換湯不換藥的層面上,打破體制壟斷,要從根上去解決。2015年8月我寫過一篇《還書畫界一方凈土,書協(xié)美協(xié)畫院應改制重組》文稿,在網(wǎng)上傳播量很廣,社會反響也很大,希望大家能夠多關注。
采編:您這篇文稿是有一定份量的,內(nèi)容也比較實際,也可以讀出您是一位具有很強藝術責任感和社會憂患意識的藝術大家。那么,您對當前書畫藝術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還有什么樣的建議呢?
楊牧青:中國書畫能夠成為世界上出類拔萃的藝術種類而大放異彩,這是值得我們自豪和自信的。據(jù)觀察,如今也有許多具足大智慧的有識人士正在努力地為中國書畫藝術如何發(fā)展找尋出路。
當前,中國改革進入關鍵時期,互聯(lián)網(wǎng)加速國際接軌,藝術品市場再度繁榮,文化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升級,文化自信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已進入全社會的共識階段。對此,書畫家應肩負民族文化發(fā)展使命和藝術責任,以大智慧、大構(gòu)架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書畫家應積極響應國家文藝號召,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繁榮文化事業(yè),彰顯藝術魅力。
我曾說,推動文藝大改革,在任何時代、任何時候都是各行業(yè)領頭人要敢為人先去干的事情,這也是有識人士都要做的一件為國為民的事情,人人有責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切與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唱反調(diào)、作敵對,阻礙改革與發(fā)展的人,他們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的民族敗類!
我思考,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共建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何走出國門?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鏈如何打造升級?中國書畫藝術品怎樣進入國際化市場?譬如當前,音樂界有世界性的音樂語言和共通性,那么,中國書畫藝術的世界性的語言和共通性又是什么呢?
采編:您這幾個問號問的特別深,意義重大,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學習,請您繼續(xù)談。
楊牧青:這幾年,我以個人微力,在近似疾呼奔走的狀態(tài)中聯(lián)系對我認可的人,對我所做的藝術+文化+活動信任的人,征詢意見,爭取熱心支持,以實際工作為切入點,走進社區(qū)、校園、企業(yè),深入田間,投身自然,不斷地書畫藝術寫生、文化采風,增長閱歷與見識,汲取創(chuàng)新,提高自己的書畫藝術作品質(zhì)量,回報支持我者,回饋給這個美好的新時代。
同時,我也通過開展各類活動,期以學有所用,育化普及,為各界搭建交流平臺,傳播書畫藝術正道,弘揚國學智慧,傳遞正能量,對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做出相應的工作。我更愿帶動一批優(yōu)秀的人,做好頂層設計,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的水墨中國畫藝術作品,促動數(shù)千上萬億元的文化+藝術品產(chǎn)業(yè)鏈發(fā)展的價值構(gòu)架。
設想打造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書畫藝術樂園”,寓教于樂,使全世界、全人類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更新、更深、更遠、更高的重新認識和學習。當然,這是一件具有歷史進程性的文化藝術大事情,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的共同推進!
采編:通過了知,您從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與革新到藝術、文化、社會的精彩評論,再到國學智慧的應用與文化傳播,這個愿心是非常大!同時您也撰寫了《中國書畫各階層分析》、《中國山水畫東西宗論》、《書論約言》、《中國新詩詞思想要義》、《中國易學是怎樣煉成的》、《企業(yè)哲學問題的引伸》、《心經(jīng)解悟/序》、《胡楊情懷》、《誰是留守兒童的罪魁禍首》、《公平正義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重要方法》等堪稱經(jīng)典性的文論,網(wǎng)絡上能看到,有的已被書冊編錄,影響很大,向您付出的辛勤勞動致敬!那么,就此機會,您能不能有關人類上古文化和民間智庫的情況談一談呢?
楊牧青:哦,好的。這兩個話題應該要分開講的。就當前來說,人類上古文化研究從某種程度上看是一大歷史的空白。已知人類誕生至少在上百萬年前,那么在這幾百萬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人類不是僅有那么幾千年的文明?。ㄆ毡檎J為有六千年)!國際學術界對“文明”這個詞的定義是不準確的,是在思維、認知上出了問題,是在意識、方法上出了偏差,是存在科學探究的誤區(qū)。
人類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有文化伴隨,而文化在延續(xù)中生發(fā)變化以適應人的需要需求。人類自有文化伴隨的那一天起就有文明的不斷產(chǎn)生和創(chuàng)造,不斷的推陳出新。不能認為只有“文字、青銅器、城邦(國家)”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就是“文明”,這個邏輯是混亂的,哲學思考欠深度的,也是對人類文化文明的發(fā)展史不負責任的。
通過研究,我提出盤古是人類文化共祖,是人類文化文明的種子,是當今“智人世界”所有神話故事和文化傳說的總源頭;燧人氏是人類上古文化文明的肇始者;伏羲氏、女媧氏、九天玄女、有巢氏、西王母到神農(nóng)氏、炎帝、蚩尤、軒轅黃帝不僅是古中國文化文明創(chuàng)造者,更是人類上古文化的促動發(fā)展者,也是全世界文明重要的奠基者和影響者。詳見我寫的《人類上古文化譜系導讀——讓古文化有生命的延續(xù)力》、《人類上古文化譜系表》、《關于重新編寫<人類上古文化文明史>的幾點斷想》等文稿。
就民間智庫建設推動來說,我主持召開過幾次學術性的會議,規(guī)模不大但質(zhì)量很高。這個要站在國家對智庫建設要求和重視的層面上去理解,不能聽名詞,也不能以智庫人員組成的職權大小、職位高低來做判斷,智庫要的是智慧性的有益于國家、人民、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寶庫。
我常想,每一位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人民,熱愛生活,擁護黨的領導的人,每一位具備文化思想,具備超前意識,具備戰(zhàn)略思維,具備科學態(tài)度,具備大格局、大境界的人,都應該有智庫建設推動的主觀能動性,都應該為民族負責,為國家負責,為社會負責,能為萬世開太平做出客觀合理的建議和上進之策。
智庫按社會結(jié)構(gòu)可分為政府智庫和民間智庫,又說為國家智庫、社會智庫、院校智庫、企業(yè)智庫等,這是欠準確的。智庫按其研究的對象和成果可分為經(jīng)濟型、文化型、藝術型、教育型、科技型、軍事型等多種類型。智庫的核心就是由智慧人士擔綱學術主持或召集人,凝聚更多的智慧人士對社會發(fā)展、對國家建設等方面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以供組織機構(gòu)的科學決策,有益于社會各行業(yè)健康有序的發(fā)展與壯大。
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民意民情不能上達就會導致高層決策失誤。政府的決斷是大構(gòu)架,民間的心聲是多樣的,高手在民間。民間智庫就要深入生活的最基層,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了解生活的各方面實際情況,明辨是非,綜合分析判斷。由于書畫藝術寫生、文化采風的原因,加之對國學智慧研究和人類文化文明的思考,以至于對世界格局和社會發(fā)展的觀察,那就以民間智庫建設推動為我躬行,藝途并進。
人活一世,草木一宿,能做多少算多少,一個人不能因碌碌無為而等待著生命消失。時下適逢新時代,在堅定文化自信和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之際,面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偉藍圖,有覺悟的人早已滿懷欣喜,我們不能閉門造藝,不能齋室謅文,不能侃言空談,不能固守陳見,不能背離國家大政方針,要以平常心切近生活,要以無愧行關乎民生,力爭為社會發(fā)展做好服務?。ńM稿:藝界網(wǎng)) 查看更多2018-11-05 17:00:47 7 1 1262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田筆耕:行書《鑄我軍魂揚我國威》,葉向陽行書書法作品欣賞;第二幅,行書書法作品《宏業(yè)通四海達志聯(lián)五洲》;第三幅書法作品《厚德載物》,恭請親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謝謝。
2018-11-05 13:45:27 15 0 4074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翰墨頌中華:國畫山水畫《金秋》,葉向陽國畫作品。此畫曾于1987年為全軍美術展覽創(chuàng)作的八平方尺的作品,時任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在畫上題詞"頂天立地”。31年后,在今年金秋喜慶時節(jié),應朋友邀請重新 友邀請重新精心創(chuàng)作這幅32平方尺大畫?,F(xiàn)恭請親朋好友以此畫共同歌頌偉大的黨、歌頌偉大的祖國、歌頌偉大的人民。謝謝。
感謝好友李主任的鼓勵和點評,現(xiàn)轉(zhuǎn)發(fā)與大家共同分享:“大師執(zhí)筆繪畫,英姿構(gòu)思巜金秋》。一幅頂天立地,代表黨的豐功。 三十二平展宏圖,繁花似錦是《金秋》。祖國山河多壯美,鷹歌燕舞在其中?!?br>感謝好友老培的鼓勵和題詩,現(xiàn)轉(zhuǎn)發(fā)與大家共同分享。
“崖壁灰白,
鷹隼徘徊,
紅葉向陽,
飛彈添彩。
頂天立地,
軍人情懷,
保家衛(wèi)國,
輝煌永在! 查看更多2018-11-05 13:34:01 32 0 2623 -
周鵬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立馬圖》;1988年吾十八歲時,在《青島日報》發(fā)表的第一幅作品是畫的《立馬圖》,之后較少畫,今偶一為之,自遺畫興:周記
2018-11-05 13:14:38 11 0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