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今按冰河期、地質(zhì)、氣候、文獻、民俗、文字、考古、神話、圖騰、生命等多個學(xué)科的啟示及許多哲人的研究成果基礎(chǔ)上,綜合推斷,在人類上古文化研究中以“科學(xué)實證+玄靈思維是認知人類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為出發(fā)點, 我推算“伏羲”是于1.5萬年前左右誕生在天水區(qū)域的“仇池”,也就是昆侖山區(qū)域的天地透氣處(穴位),現(xiàn)可通過高清地圖查看此地理位置很奇妙,天地南北子午向的透氣處至今我才找到了十幾個源點,每個點上都有大人物誕生。關(guān)中的華婿氏是存在的,她與后來自西北方向“姆水”的夏人族結(jié)合,形成“華夏文化”,夏文化早中期形成應(yīng)在齊家文化圈找(齊家文化測年斷代有缺憾)。天水伏羲畫卦等是后世“口耳相傳”延續(xù)七、八千年一直到商周時有了成熟的文字體系才出現(xiàn)記錄整理!上古“官方巫人”是很重要的,另軒轅黃帝時期的“絕地天通”比后世幾次大的“焚書燒宮”還殘重,將許多“巫、覡”方面的給滅絕了,也因此導(dǎo)致馬司遷在“儒家王權(quán)意識”的束縛下,只能略言黃帝之始為史之所記也!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
2019-03-17 19:10:34 9 0 1535 -
曹國銀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一平尺圓
福祿壽禧2019-03-17 18:03:25 6 0 1986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人活一世,書畫一生。我一生幸福,叫做與焦墨結(jié)緣,有書畫相伴,時光在變,但焦墨畫陪伴永不會變。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83)
一支筆、一瓶墨、走天下,記錄著自己的美好生活,走進柬埔寨吳哥窟與佛陀對話 進柬埔寨吳哥窟與佛陀對話,與佛結(jié)緣、用焦墨體現(xiàn)歷史的蒼桑。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能忠實記錄我的情感和思想。
人生漫漫,書畫悠悠,焦墨畫作為一種靈魂的伴旅,風(fēng)雅極致,陪我一生,人生孤苦,不如意十有八九,幸而有焦墨陪伴。書畫雖無言,卻勝似千言,尤比美酒,可解千愁。尋一方幽處,又走進龍門石窟、揮灑寫意,內(nèi)心的感受得以揮發(fā),終得成果,用作品傾瀉,仿佛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就在筆下。或能領(lǐng)悟: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心中的佛陀慢慢隨筆出現(xiàn)。問我來自何方,我是來自千古龍飛地的一條好漢。反思是非,再度出發(fā)。云崗石窟進發(fā),走天崖是藝術(shù)家的特質(zhì)。有了筆墨陪伴,孤獨也變得充實。徜徉在云崗石窟的世界里,達到忘我的境界,天地之間,只有我畫焦墨畫寫生,快哉!,因此,我寧可遠離世俗的浮華之樂,而也要躲進這一個人的孤獨世界里畫世界。(馬培童 寫扵古沛千古龍飛地) 查看更多2019-03-17 13:57:34 17 2 1645 -
2019-03-17 13:53:11 8 0 1370
-
李偉強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畫畫的起源,寫實主義,是最恒久遠的。
1973年,許多照片還是純色黑白相的時候,我畫了一批炭精畫,而且多為人像的,感覺頗逼真。一幅圖畫紙繪制的26寸大小的炭畫,耗時足有五天,可是當年行內(nèi)人卻說,這 行內(nèi)人卻說,這不是藝術(shù)品,只屬工藝品,素描畫才能算得上藝術(shù)畫作。從此,我就放棄了畫炭精相,而改畫石膏素描了,那年我十七歲。
世間美的東西無處不在,再現(xiàn)她的存在的形式的,文學(xué),詩詞,音樂,繪畫,雕塑,建筑不勝枚舉,而寫實具像形態(tài)的表現(xiàn),首先是最能懾服你的感官的。
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詩歌所表現(xiàn)的高傲屈強,不滿現(xiàn)實的叛逆精神。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扎克,其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寫實作品,問世91部小說,塑造了2972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讓眾多讀者莫拜不已,并征服了遠在沙俄的絕代佳人韓斯嘉粉絲,最終成為了巴爾扎克夫人。
說了這么些不著邊際的話,咱實質(zhì)是說,從若干年前至當今,寫實主義,是最恒久遠的。
李偉強記于詠竹軒
1,喬治.戈登.拜倫,2,德.韓斯嘉夫人,3,阿爾巴尼亞電影明星 ,4,香港電影明星,朱虹 查看更多2019-03-17 10:55:37 16 4 197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陽光在于普照,知識在于分享,文化在于奉獻,歷史在于承載,活人在于活著的生命意義!
從“書法藝術(shù)率真派”到“原生態(tài)大寫意山水畫”,再到“新詩詞”倡導(dǎo)及至“國學(xué)5+1為中國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進程”而不遺余 而不遺余力的“民間智庫”推動與建設(shè)……
從“易學(xué)象測法”到“山水畫東西宗論”,再到“人類上古文化”研究與核心點的拋出……
從“玄學(xué)探秘”到“環(huán)境風(fēng)水與生態(tài)和諧”,再到“人體生命科學(xué)”與“大生態(tài)自然關(guān)系論斷”……
從“三贏”到“三贏策略”,再到“企業(yè)哲學(xué)”及至“三贏國際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
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社會問題,從留守兒童到教育不公平的問題,再到醫(yī)院、住房、環(huán)境、意識等方面的一些文辭撰寫……
一一這些都是我二、三十年以來的綿薄之力,其光點至今亦未熄滅,要的就是心燈常明。雖然我的文稿內(nèi)容及至藝術(shù)觀點、文化論點、相關(guān)建議和有關(guān)企業(yè)定向性的“研究內(nèi)容”被許多許多人和機構(gòu)抄襲、盜用、偷換概念與標題,及至肆意強奸,但這正是一個優(yōu)秀的、智慧的、有價值的“好東西”不會輕易被世人遺棄的明證。站在人類文化需要更多“光明”與“奉獻”的層面上來講,歡迎更多的人去抄襲、盜用、偷換概念與概念,讓肆意強奸來的更多些,高爾基的“海燕”之聲好像還在!我的一些思想概念與研究初見,及部分可公開的陳述之語,如今網(wǎng)絡(luò)的記錄會讓“只言不著”的許多往事可星星點點的歷歷在目!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03-17 09:41:12 3 0 1419 -
2019-03-16 21:44:06 19 0 1713
-
于立江收藏日記 對話
黃公望《寫山水訣》近代作畫多董源、李成二家筆法,樹石各不相似,學(xué)者當盡心焉。樹要四面俱有干與枝,蓋取其園潤。樹要有身分,畫家謂之紐子,要折搭得中,樹身各要有發(fā)生。樹要偃仰稀密相同。有葉樹枝軟,面后皆有 仰枝。
畫石之法,先從淡墨起,可改可救,漸用濃墨者為上。石無十步真,石看三面,須方多園少。
董源坡腳下多有碎石,乃畫建康山勢。董石謂之麻皮皴,坡腳先向筆畫邊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處,著色不離乎此。石著色要重。
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中有云氣,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
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
山水中用筆法,謂之筋骨相連;有筆有墨之分,用描處糊突其法,謂之有墨;水筆不動描法,謂之有筆。此畫家緊要處,山石樹林皆用此。
大概樹要填空,小樹大樹一偃一仰,向背濃淡,各不相犯,繁處間疏處,須要得中。若畫得純熟,自然筆法出現(xiàn)。
畫石之妙,用藤黃水浸入墨筆,自然潤色,不可用多,多則要滯筆,間用螺青入墨亦妙。吳妝容易入眼,使墨士氣。
皮袋中置描筆在內(nèi),或于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分外有發(fā)生之意。登樓望空闊之處氣韻,看云采即是山頭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畫石如云。古人云“天開圖畫者”是也。
山水中唯水口最難畫。
遠山無灣,遠人無目。
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斷,要取活流之源。
山頭要折搭轉(zhuǎn)換,山脈皆順,此活法也。
眾峰如相揖遜,萬樹相從,如大軍領(lǐng)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寫真山之形也。
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從此有生氣。山腰用云氣,見得山勢高不可測。
畫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惡,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側(cè),皆可為面,臨筆之際,殆要取用。
畫一窠一石,當逸墨撇脫,有士人家風(fēng);才多便入畫工之流矣。
或畫山水一幅,先立題目,然后著筆;若無題目,便不成畫。更要記春夏秋冬景色:春則萬物發(fā)生,夏則樹木繁冗,秋則萬象肅殺,冬則煙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畫此者,為上矣。
李成畫坡腳,須要數(shù)層,取其濕厚。米元章論李光丞后代有兒孫昌盛,果出為官者最多,畫亦有風(fēng)水存焉。
松樹不見根,喻君子在野;雜樹喻小人崢嶸之意。
夏山欲雨,要帶水筆。冊上有石,小塊堆在上,謂之礬頭。用水筆渾開,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潤。畫不過意思而已。
冬景借地為雪,要薄粉暈山頭。
山水之法,在乎隨機應(yīng)變,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概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顏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之為上品。胸次寬闊,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畫法盡矣。
好絹用水噴濕,石上捶眼匾,然上幀子。礬法:春秋膠礬停,夏日膠多礬少,冬天礬多膠少。
著色,螺青拂石上,藤黃入墨畫樹,甚色潤好看。
作畫只是個理字最緊要。吳融詩云:“良工善得丹青理。”
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后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也。
作畫大要,去邪、甜、俗、賴四字。
山水之作,昉自漢唐,古筆遺墨,不復(fù)多見。米南宮評品稱董北苑無半點李成、范寬俗氣,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陸道士皆宗其法,陸筆罕見,然筆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學(xué)于然者曰:“江貫道用墨輕淡勻潔,林木樹葉,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視然則大有逕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xué)杜也。 查看更多2019-03-16 21:34:57 9 0 1949 -
艾雄恒榮譽資質(zhì) 對話
榮譽證書,書法作品《三峽古文》入選“美麗龍城”柳州藝術(shù)作品雙年展_2047全市美術(shù)書法作品展。
特發(fā)此證。
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
柳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
柳州市文學(xué)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 >柳州市文學(xué)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2019-03-16 21:24:09 6 0 3054 -
2019-03-16 12:18:03 28 0 1934
-
2019-03-16 10:47:21 31 0 1984
-
2019-03-16 10:37:59 11 0 1513
-
已認證
石廣生收藏日記 對話
一聲清脆的哭啼聲劃破從化寂靜的夜空,同事生了個女兒。看他能不做聲,也不發(fā)朋友圈的態(tài)勢,明眼人就知道他心有不爽,骨子里一定想生兒子,有點失望,有點受挫。
理解,理解。我們權(quán)且不辯論生男生女的利弊和 且不辯論生男生女的利弊和好壞。你看看那山上茂密的樹木,哪會因為那棵樹的枯榮而影響森林的蔓延?你看看那草原,哪會因為某從草不生草籽而影響綠草如茵?江河不會因為個別水珠的丟失而干涸;大海不會為風(fēng)和太陽的蒸發(fā)而變淺。不必把傳宗接代看得太重,不必把煙火延續(xù)看得太深。
我們供奉的祖先,或者早已投胎到人家好幾回了,或許已經(jīng)姓別家的姓氏。神主牌只留下歷史的儀式感。將來我們死去后,在陰間或者天堂還是自食其力好,把陰界的日子過好才是硬道理??亢蟠鷤兎昴赀^節(jié)祭拜供奉那點東西,一是時間相隔太久等不住,二是后代靠不住,三是人家燒的紙幣萬一遇到假錢。
夫妻也好,孩子也好,只是一種緣份和社會發(fā)展流水線的一個小小的環(huán)節(jié)而已。把當下的日子過好,把心境調(diào)節(jié)好,才是真正好。你看看杭州城隍面里邊的一副對聯(lián)寫得多好:
上聯(lián):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下聯(lián):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橫批:前因后果 查看更多2019-03-16 00:36:21 21 0 2725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新年新作分享《山靜瀑布聲喧》《雁歸圖》《臨江山》,國畫山水畫,尺寸60×80里面,乙亥年春月陳剛作品!分享給藝術(shù)品愛好者品鑒。
2019-03-16 00:21:34 4 0 2656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今有陳偉,董院子二位老師來訪,不善喝酒的我送走客人,借酒狂寫張長史古詩一首。
2019-03-16 00:17:08 8 0 1551 -
周鵬飛收藏日記 對話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話留三分軟,茶到七分滿,方寸之間,彰顯智慧!
做人,
說話不要太滿,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做事要有分寸,
花無百日紅,人無一世窮,
話留三分軟,人留幾分情,
留三分軟,人留幾分情,
說你做到的,做你說過的,
分寸感才是最大的智慧!
時間不會停下來等你,我們現(xiàn)在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與人相處,
多欣賞別人,寬容大度一點,
多去結(jié)善緣,人生更加順風(fēng),
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忘記別人的好,
不要因為一點小錯,就忘記包容別人,
完美無缺的不是人,而是一種理想,
人不是生來而偉大,而是慢慢成長,
不要在人背后議論紛紛,
不要隨意打聽別人私事,
給別人留空間,給自己留余地。
快樂和痛苦都是人生的財富,與其消極的逃避,不如勇敢一些面對,其實能夠回憶也是一種幸福。 查看更多2019-03-13 15:38:13 42 0 2677 -
2019-03-13 15:21:51 29 0 1924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先繁后減,“物我合一”小寫意與大寫意不同畫法研究-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82)
焦墨大寫意,是筆簡意濃,筆簡韻長,筆愈簡而氣愈壯,愈少而意愈長也。”我覺得,筆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常不容易的事情。
簡單地說,要先 做加法,再做減法;先做乘法,再做除法,能夠認識、掌握繁復(fù)的東西,只不過把能省略的盡量省略,留下的寥寥數(shù)筆,足以抵得過滿紙筆墨,甚至比滿紙筆墨的容 量更大,因為有許多含義盡在不言中、盡在畫面外。
焦墨畫石窟佛陀,由神似, 向追求“靈性”轉(zhuǎn)變。所謂“性”,就是“肇自然之性”,畫出本然之“性”。畫家和石窟佛陀關(guān)系,是站在四大石窟千尊佛的對面來看待佛陀,、欣賞佛面、描繪佛的歷史,把自己看成與佛陀對話交流,由此產(chǎn)生心靈的感悟,產(chǎn)生對石窟的獨特體驗,便是心靈的境界、生命的境界。
畫家所寫,不是眼睛看到的景物,而是在瞬間生命體驗中有所“發(fā)現(xiàn)”。心靈之境,是繪畫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物我合一”的境界。(馬培童寫扵工作室)
一生夢想成真,走進中央美院
認準了畫焦墨 一條路,就要堅持一直走下去,向著目標繼續(xù)拼搏、堅持 ,努力,研究、探索,失敗、 從頭再來,摔倒、爬起,在摔倒,再爬起,有時候也絕望過,但15年的閉門謝客,永不會想到放棄,目標不變、 信仰不變,小人就在腳下 ,跨過去,最大的敵人就在前方,沖過去,一個夢想,進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習(xí)、畫好焦墨山水、一個努力,畫好中國四大石窟,和柬埔寨吳哥石窟,創(chuàng)造奇跡、永不言敗,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一次成功,一生受益,擼起袖子加油干。(馬培童寫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3-13 14:55:54 31 0 3029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中國宜黃寫生基地六大古村,千年古韻、夢里水鄉(xiāng)上獅溪古村座落在梨溪鎮(zhèn)十公里的大山里頭,這里山青水秀,風(fēng)光秀麗,山海竹林,空氣清新,是畫家和攝影家特別喜愛的古村,也是個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
村里有幾座 ; 村里有幾座秀美的明清古建筑,有兩座古祠堂,有四百多年古石道和石橋,有千年紅豆杉樹和千年樟樹,有百幢完整七、八十年代江南特有木板磚房,村中有條小溪穿過,小橋流水,江南人家,具有古韻古香古秀古味的鄉(xiāng)村古寨。
山寨門和千年紅豆杉樹在村寨前頭,七十年代木板房,宜黃縣圳囗鄉(xiāng)風(fēng)景秀麗,樹木茂盛,河流清晰,空氣清新出美女的地方圳 口鄉(xiāng)麻坑古廟德勝殿,此廟有很多古老的傳說,幾百年的宜黃小村, 在敘說者無數(shù)浪慢而又有很高格調(diào)的故事。 查看更多2019-03-13 14:46:17 12 0 2826 -
2019-03-13 13:54:44 23 0 2099
-
已認證
葉仲橋生活日記 對話
國畫《松鶴同春》規(guī)格200*70cm昨天完成,今年的松鶴將會畫一系列。
讀讀古詩、賞賞藏品、飲酒畫畫,看看為我寫的文章,一樂也!2019-03-13 13:46:09 15 0 3668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應(yīng)河北省張家口市祟禮區(qū)周先生之邀而創(chuàng)作三尺整張豎幅作品,唐賀知章詩《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br>《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賀知章的詩 的詩文以絕句見長,寫景、抒情的詩作風(fēng)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xiāng)偶書》最為著名,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這首詩前兩句用“碧玉”、“綠絲絳”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出春柳的勃勃生機,蔥翠裊娜;后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fēng)比喻為“剪刀”,把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fēng)”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立意新奇,飽含韻味。這首詩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
乙亥年劉勝利書法作品:賀知章詩“詠柳” 查看更多2019-03-13 13:36:58 12 0 2009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壽”文化是中國國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对娊?jīng)》、《老子》等古典文獻中有極其精辟的論述。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壽”文化更加完善,在百姓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yīng)用,全國各地有豐富多彩的祝壽習(xí)俗?!案5搲邸比侵杏小? 老壽星”之說;成語里有“壽比南山”;見到長者常說“健康長壽”。祝壽用品中有壽面、壽糕、壽桃、壽聯(lián)等等,寓意福壽吉祥。
應(yīng)北京豐臺區(qū)張先生之邀而創(chuàng)作四尺三裁豎幅行書書法作品《鶴壽》?!苞Q”是百鳥中最長壽的動物,據(jù)說能活百年。“鶴”與“賀”同音,所以給長輩祝壽常以《鶴壽》替代《賀壽》,寓意長者像仙鶴那般幸福長壽。在民間,婚事和給長輩祝壽都屬于“紅事”,所以一定要用萬年紅彩宣書寫贈人,以示恭敬和吉慶之意。
應(yīng)北京豐臺區(qū)張先生之邀而創(chuàng)作四尺三裁豎幅楷書書法作品《福壽》。福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是中國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字形來看,“?!弊值钠浴办辍庇衅砀5囊馑?,而另一半可拆分為“一”、“口”、“田”,即一個家里每個人都有飯吃,有工作做,有學(xué)可上就是福。在中國古代農(nóng)耕社會,“民以食為天”,擁有一寸自己的田地可以男耕女織就是“?!?,這是人們對福的最初觀念。 查看更多2019-03-13 13:33:01 29 0 2547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中華文明源在中原、在兩湖,乃至良渚等論說,都是錯誤的地域性自我認知??匆豢?萬年至3千年之間的東亞(上古中國)地理水文+氣候等方面的變化就知道了。
上觀天文,俯察地理,才能講人文,有了人文才能談文明 文明。文化、歷史方面的書寫的厚、寫的多,不一定就是“明道”的,所謂的國際學(xué)術(shù)界對“文明”界定標準本身就是不科學(xué)的(或有某種企圖),是割了“人類上古文明”的頭!
唯物論+考古學(xué)+進化論+DNA分子學(xué)……等所謂的科學(xué)并不完全是對的,可作綜合參考!要明了人類上古文明的狀態(tài),必須先要打通人類上古文化脈絡(luò),這要涉及二、三十個學(xué)科的知識與認知點,去相互佐證、去相互參究,找到歸于同相的坐標點,并且還需要“意識”方面的“玄靈思維”天賦,然后再加“科學(xué)實證”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圓滿的結(jié)果!這是全世界性的人類第一號大工程。人類的文化與文明的根,若不清、不實靠,那魂就會飄蕩無著落,及至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會沒有自信的文化可言!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03-12 22:33:07 19 0 1428 -
周順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雅園書畫院2018年的年會是這樣的
2019-03-12 16:50:28 7 0 190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核心的核心的是:四、五千年前“中”字不是“中央”、“中心”的“中”字含義呵!從三千年前商周才開始將“中”字“借引之義”弄成了具有“中央”、“中心”的意思。即就是在甲骨文成熟期的“中”字象形+會意+指示 也不完全是具體的指中央、中心呵!青銅器銘文的“中或”二字組合究竟真是指“中央”、“中心”意義上的“中國”嗎?這還要去好好研究上古文字實際情況并反省、反思之后才能講什么是中國!
“吾國人”用“西方人”思維、邏輯、學(xué)術(shù)研究方法構(gòu)建起來的人類文化文明歷史“界定”辦法與標準,來框定中國人的文化文明歷史,這本身就是一種不科學(xué)、不重事實的做法,若似用驢比馬就會發(fā)生驢頭不對馬嘴的奇怪現(xiàn)象。因為近百年來,“吾國人”的文化自信喪失與盲目跟“西風(fēng)”追潮而造成了今天“新時代”煥發(fā)生機期中國人必須要重新修復(fù)、構(gòu)建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文明史??!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03-12 12:00:13 6 0 1300 -
羅鴻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為酣釀世家會客室手工繪制的酒文化墻體畫,醬酒文化:還原美酒品質(zhì) 締造醬香臻品 精選紅纓子、糯高粱,掛杯明顯,空杯持久留香。
題寫李白的《將敬酒》附詩文“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繪制完畢,整堵墻似乎延伸到了大自然空間,邁步即可跨入江海??臻g的拓展,文化氣息的襯托,整個房間給人的感覺完全就不一樣了。 查看更多2019-03-12 11:58:50 53 0 2298 -
于波榮譽資質(zhì) 對話
"共和國不會忘記"—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和名人名家筆會征集作品參展邀請函
尊敬的于波先生/女士
您好!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歡慶勝利的時刻,我們要飲水思 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歡慶勝利的時刻,我們要飲水思源,溫故知新,銘記新中國創(chuàng)立、建設(shè)和發(fā)展歷程的重要史實,緬懷為人民幸福奮斗犧牲的英雄人物。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和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書畫工作委員會決定聯(lián)合舉辦“共和國不會忘記一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和名人名家筆會”,以實際行動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獻禮!
鑒于您在書畫藝術(shù)方面的精深造詣,以及多年來研究、創(chuàng)作或收藏紅色經(jīng)典美術(shù)書法作品方面的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組委員會邀請您參加為“共和國不會忘記一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畫展和名人名家筆會”征集作品活動。
屆時您的作品將與老一輩革命家墨寶以及有關(guān)博物館、美術(shù)館、紀念館、軍史倌館藏作品和全國著名書畫藝術(shù)家紅色經(jīng)典作品一同展出并結(jié)集出版。請您接函后五個工作日內(nèi)回饋信息。
專此,盼復(fù)。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jù)地研究會
中國文化管理協(xié)會書畫工作委員會
2019年2月15日
附件1.《征集作品通知》
2.《征集作品提綱》
"共和國不會忘記"一一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書畫展暨名人名家筆會征集作品邀請函
宣傳紅色經(jīng)典乃是我全體國民的應(yīng)盡義務(wù)! 查看更多2019-03-12 11:32:34 59 0 2288 -
秦發(fā)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大事必作于細。老子《道德經(jīng)》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意思是,天下再難的事都是由簡單的小事構(gòu)成的,天下再大的事業(yè)都是由細小的事構(gòu)成的,提醒我們不可以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要踏踏實實,從 基本做起,從小事做起。【老琴書法●觀字悟理】第一幅。
第二幅書法作品《茂》,四尺斗方60x60cm,乙亥年春作于石家莊摸云閣。
1-根深葉茂,有扎實的基礎(chǔ),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
2-神清氣茂,心神清凈,思維睿智,心氣高昂,氣息有力。
【老琴書法,觀字悟理】
第三幅書法作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說:說話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結(jié)果。句出《論語》,告誡人們說話算數(shù),不瞎說,做事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老琴書法●觀字悟理】敬請欣賞。 查看更多2019-03-12 11:16:54 35 0 2345 -
2019-03-12 11:08:36 14 0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