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日記 對話
楊牧青聊徐渭石濤蒲華齊白石黃賓虹姜子牙之逸事
靠創(chuàng)作書畫作品吃飯的職業(yè)書畫家向來都必須要向世俗去低頭的,并要順應(yīng)著螃蟹式的步伐高歌奮進!
從中國美術(shù)史去看一些卓有成就的書畫大家、巨匠、宗師,他們在為藝的過程中若沒有向世俗低頭者,其人生都是很凄涼的、悲愴的。諸如明代徐渭、清代石濤、民國蒲華等先輩,每當(dāng)透過文字的背后去讀他們的履歷與作品時,不時的就會潸然淚下,哀其之不幸!
一代大畫家、文學(xué)才子青藤先生徐渭最后因疾病纏身、精神失常等原因,餓死在荒草叢生的破爛園子里,即是臨死前他還沒忘記畫個葫蘆答謝給他在生活上曾經(jīng)救濟的善良地主。雖他也曾有官宦幾度的經(jīng)歷,然宦海沉浮使他也陷入了世事無常的孽障中了。
一代宗師、藝道高人石濤先生可能因無銀兩打點內(nèi)庭皇使就與康熙錯過了兩次見面的機會,最后也不灑掃門口等候圣駕了,就在揚州城以算命賣畫為生,直至去世,不過他的境況比青藤先生要強的多了。他的"筆墨當(dāng)隨時代"道出了真諦,這對沒落的、保守的、因師相循的裙帶關(guān)系權(quán)貴派藝術(shù)圈來說是一個嚴(yán)厲的棒喝與鞭撻!
身居滬上的邋遢蒲華先生的筆墨可謂是破開了近代中國水墨之規(guī)矩,大有巧奪天機之能。后來的黃賓虹先生逃離官府問罪后以畫為生為業(yè)時也從他那兒擷取了精華而自成天杼,然邋遢先生活著時或許只有吳昌碩一人看懂了他,所以他死后也只能由吳昌碩先生料理他的后事,惜惜相別了。十幾年前我去杭州看到了蒲邋遢的大幅原作筆墨后,亦曾幾夜未曾徹眠,思緒萬千??!
當(dāng)年"北漂"最成功者莫過于一代書畫大師齊白石先生了,他富于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藝術(shù)與筆墨的理解和實踐出新,讓世人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了,然就與黃賓虹先生的"藝業(yè)境相"相比較,他還是稍差一些。然,齊富于命,黃窮于運罷了!有時間我也曾想,齊白石若于當(dāng)今之時"北漂",他還能成為北漂成功的典范嗎?如今陳師曾、徐悲鴻這樣慧眼識才的高人大人還有嗎?另外,齊白石先生租房子還能常住的久嗎?會不會他也擠身于流出京城的流動人口中而流出了嗎?……等等,若這些或如此那般了,齊白石不過就是被貼上農(nóng)民標(biāo)簽會舞文弄墨的一個流浪老漢而已!
前日,我因"金清水白"之象想起諸葛亮先生時寫了一句"一葉孤舟江上漂,濤濤江水似無聲。"后來,偶與友人談及姜子牙,我說:"姜子牙若碰不上周文王,他就不過是個糟老頭子而已,至于后來能不能跳上屋樑上,還是個未知數(shù)。"其實,我聊這些也是為職業(yè)書畫家有個提醒,也是為高山流水覓知音作一個新的注腳呵!
追藝探古@藝術(shù)+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xué)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dāng)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