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記領(lǐng)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客戶書房裝裱的,我的四尺工筆九魚圖欣賞。胡記領(lǐng)
2018-03-28 13:04:52 4 0 1346 -
郭志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秋色怡人》,郭志威作品
2018-03-28 12:53:10 3 0 1961 -
陳錫順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魏武遺篇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江蘇宜興王先生囑書。陳錫順
2018-03-28 12:47:34 3 0 2437 -
2018-03-28 12:30:58 6 0 4118
-
趙煥理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應朋友之約又書此聯(lián)
事到盛時須自省,
境至逆處要從容。
趙煥理2018-03-28 12:18:27 3 0 1072 -
劉應雄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韶山系列作品。
《韶山春曉》《旭日》
謹以此作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4周年!
劉應雄2018-03-28 10:21:45 8 0 180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牡丹四幅,花入誰家?
2018-03-28 10:02:54 4 0 954 -
孫靜濤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畫對于我不僅僅是書法畫畫,它能讓人心態(tài)平和,給人以充滿堅持不懈的動力,給人以理想的追求,永不放棄的夢想!是一生的伙伴,一世的摯愛!
孫靜濤2018-03-28 09:55:18 4 0 1694 -
趙永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這是什么畫,中式西式?合壁?
翻出了2013年的老作品,舍不得扔,如果哪天裝飾歐式風格的房間一定非常合適!
趙永利 記2018-03-28 09:38:22 6 1 1286 -
孫逢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小品《神韻幽閑圖 》
書法作品《 棄燕雀小志 ,慕鴻鵠高翔》
孫逢春 作2018-03-28 09:14:02 2 1 2102 -
張文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斗方習作,張文健國畫作品
2018-03-27 18:42:11 3 2 1489 -
高志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草書創(chuàng)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br>規(guī)格:四尺斗方園69x69cm
材料:仿古灑金宣紙軟片
高志剛2018-03-27 18:35:04 5 1 3115 -
羅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欲與天公試比高 羅捷
2018-03-27 18:31:37 4 0 1697 -
袁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4尺作品,《黃河壺口瀑布》,袁峰
2018-03-27 18:24:30 5 2 2028 -
馬海偉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斗方 《喜事多多》
四尺豎幅 《秋山入耳鳴 梵音覓仙蹤》
馬海偉國畫2018-03-27 18:18:47 6 1 1462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筆法,皴法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我愛吳哥石窟,石窟之宜人,石窟之氣魄、石窟之蒼茫、石窟之渾厚、石窟之永恒。畫者先存仁心,以石窟為師,以石窟為友,與石窟同處,聽石窟風過耳則心情舒暢,觀佛像高棉微笑,胸懷高遠,可 漸達返璞歸真、靈魂凈化之境界?!?br>“石窟結(jié)構(gòu),如人之體貌;石窟佛像之神韻如人之氣韻;佛像之朝暉夕影、陰晴變幻如之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石窟亦如人,各有性情,或陰柔、或剛烈、或靈秀、或蒼茫、或華茂、或樸拙;古樸自然、巧拙相間的線條特別著迷;漢畫像石刻,陰刻那種線條組合體現(xiàn)的滄桑感,對我的創(chuàng)作筆法和皴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畫面上看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筆墨皴法,逆筆刻石,,如罡風拂石,千古留痕,非常有氣勢,又非常沉著。其實這種新筆法,就是受到漢畫像石刻的啟迪。直言:“我的畫里有漢畫像石刻的成分?!?emsp;“漢磚和漢畫像石刻滋養(yǎng)著我,融入我的靈魂,伴我畫好吳哥窟的筆法皴法。”我認為:“渾厚華滋、蒼潤并濟是中國畫焦墨語言的最高境界。蒼,表現(xiàn)用筆的骨氣、品格;潤,完美結(jié)合起來,我的漢畫石刻陰線條,非常剛硬古拙,平直方正,轉(zhuǎn)折有力,棱角犀利,石窟造型近于幾何方型。這樣的線條和這樣的造型,一方面,旨在強化力度,強化平面感和體量感,另一方面,在這樣的線條和形體里面,包孕著石窟皴法倔犟的生命意識,我的線條和焦墨色,是乾與坤的對立與統(tǒng)一,是陽與陰的相摩與相蕩,是知白守黑的相戀,男人的鐵骨,與女人的柔情,是筆法,是皴法,是石刻的陰陽線的纏綿與交歡。
馬培童 記 查看更多2018-03-27 17:42:38 331 3 2825 -
已認證
石廣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雨后》
昨夜又畫南國佳果蓮霧,添水珠數(shù)點。曰雨后也。
詠詩一首,不亦樂乎。
天晴丹果綴珍珠,
疑是人間勝仙廬。
佳實次第無窮盡,
風來雨去不在乎。
--石廣生 石廣生2018-03-27 15:11:07 7 4 3444 -
李儒信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姓名印一方
顧瑾之印
2.5×2.5cm
李儒信2018-03-27 13:15:28 2 0 1926 -
徐立業(yè)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初春歡歌》, 六尺整紙,徐立業(yè)
2018-03-27 13:12:45 3 1 1285 -
任清宇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后寫意,寫意而后復寫生,自能神形俱見,非偶然可得也。任清宇國畫
2018-03-27 13:10:28 2 0 1924 -
王耀宇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應夏永華先生之約書之,王耀宇書法作品
2018-03-27 12:59:49 2 1 1689 -
2018-03-27 12:56:48 5 1 1909
-
宋德發(f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油畫寫生新作《海岸》,尺寸58*68cm
宋德發(fā)2018-03-27 11:57:10 5 1 147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坐忘……四尺兩幅
2018-03-27 10:50:58 5 2 794 -
李振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近幾天畫的幾副作品
2018-03-27 10:02:40 3 1 1486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應北京海淀區(qū)李先生之邀而創(chuàng)作四尺整張橫幅作品《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
這是魯迅先生請喬大壯書寫,懸掛在北京書齋中的一副集句對聯(lián),用以自勉。此句出自屈原的《離騷》:“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 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薄棒撕汀毕鄠魇巧裨捴薪o太陽駕車的神?!搬冕选笔巧裨捴械纳矫?,相傳是日落的地方。上聯(lián)意思是說,我讓駕太陽車的羲和,調(diào)節(jié)行車的速度,希望太陽不要馬上向日落的地方迫近。下聯(lián)中的“鵜鴂”就是杜鵑鳥,愛在春末夏初鳴叫,杜鵑鳥一叫,百花就要凋謝了。下聯(lián)意思是說,趁時光尚早,應有所作為,不要等鵜鴂鳴叫,花草芳盡而后悔。這副集句聯(lián)充分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時間就是生命”的時間觀。在他看來,時間高于一切。節(jié)省時間,會使人的有限生命更加高效,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對于我們今天更好地珍惜時間,提高生命質(zhì)量,實現(xiàn)人生價值,很有啟示。
劉勝利 書 查看更多2018-03-27 08:31:04 7 2 2572 -
已認證
羅樹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新作國畫蒼松《龍騰》,尺寸四尺整張,
羅樹輝2018-03-27 08:23:27 9 4 3563 -
已認證
石廣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蓮霧》
蓮霧味淡君莫嫌,
有情飲水心也甜。
山野雖無豪門宴,
滿樹佳果樂勝仙。
石廣生 作2018-03-26 21:45:04 9 1 4912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李亞南書畫工作室作品 松崖攬勝圖 尺寸150cmx70cm 水墨紙本
2018-03-26 18:41:51 2 1 1230 -
李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隱廬新作,李顯,印文:戲墨,材質(zhì):老撾黃凍(鈕章),尺寸:2.1x5x8cm,喜歡結(jié)緣
2018-03-26 18:37:46 7 1 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