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古應國傳說起源于黃帝時期的“應龍”,這條龍曾助黃帝打敗蚩尤又殺夸父?!渡胶=洝ご蠡谋苯洝罚骸皯堃褮Ⅱ坑龋謿⒖涓?,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平頂山出土西周墓中有“鄧公簋”講應侯事,墓中出土此鷹形 鷹形器約距西周2千多年之前,具有紅山文化造型特征,當為西周應侯收藏的先祖物品。應為鷹,即鷹龍氏部族(這也與草原部落養(yǎng)鷹有關系)商族人多“玄鳥”的先祖追憶,故西周及殷商時期的青銅銘文第一個字大都以“隹”字開頭,意為首先向先祖告諾,有實際意義,并不是歷代歷年以來專家們解釋的是如“夫”一樣的什么虛詞。
周代中后期至西漢時期為了建立新的禮制王法就把鷹下的玄鳥給去掉了(任何一個新王權建立必然要除掉舊王朝的意識形態(tài),首當其沖者就是文字。)特別今人受唯物主義和西化思潮并用現(xiàn)代白話文漢字語境去讀西漢時編的《山海經》及之前的古文字遺物等就無法讀明白了!
就像甲骨文中非要把那個軒轅黃帝表天黽的“鼎”字給解讀為“貞”字并說貞人什么什么的一樣可悲可惜!因是,我力倡“甲骨文非卜辭說:激活甲骨學,打破固有思維模式,建立甲骨文新認知?!眲荼貢鹨粓鲂碌募坠菍W(甲骨文)劃時代的革命,只有把那些固守陳規(guī)、腦袋愚腐者給點化了,給弄明白了,這場劃時代的甲骨學(甲骨文)革命才算成功的邁出一小步!
華夏文明乃至中華文明的歷史前進中,各行各業(yè)總會有一些先驅和后繼者窮究天人之際,因是才讓中華民族的血脈沒有中斷!新時代,冷門、絕學等被提上國家大事,這是二、三百年以來的特大幸事!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12-07 10:31:04 8 0 1702 -
已認證2019-12-06 13:48:02 32 0 1967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在全國未熱火朝天的搞文旅產業(yè)開發(fā)時,華夏民族的老祖宗在文獻記錄中就那樣的靜靜地呆在原地,等著后輩兒孫們來上香火,來拜祭,可是來者……!!
蒙幸,近二十多年來,國家號召全民旅游,力倡文旅產業(yè)開發(fā),并要 并要大力發(fā)展。于是,全國各地都才發(fā)現(xiàn)老祖宗值錢了。又于是乎,各個地域,從南到北,從西到東,逐鹿中原式的爭老祖宗的故里,或發(fā)跡之處,或興旺之地,甚為熱鬧,各路專家、學者們都大顯身手,各搶學術理論制高點,或捕風捉影,或按圖索跡的自圓其說。
結果是,本來歷史文獻對華夏上古老祖宗的記錄就不太準確詳盡的情況下,老祖宗就因文旅利益驅使而爭相安置養(yǎng)老,爭相認祖故里,一會兒在西,一會兒在東,一會兒在南,一會兒在北,一會兒在中,反正那個地方誰爭的強,誰的聲音大,那老祖宗就不得不去他們那兒給站臺了,給后代子孫們臉上貼金了。
又于是乎,如此情形下,最高層也不得不發(fā)聲讓大家聽一聽,然后鼓勵著讓大家們去再研究研究了,不要被某種搞得沒文化自信了!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12-06 10:33:01 14 0 1436 -
荊古軒收藏日記 對話
荊門收藏——荊古軒舊藏老骨雕
2019-12-06 09:43:29 9 0 1476 -
已認證2019-12-05 17:22:23 17 0 1698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榮華富貴;金玉滿堂。
人心知足;金玉滿堂。
精神快樂;金玉滿堂。
健康快樂;金玉滿堂。
家庭興旺;金玉滿堂。
德才造福;金玉滿堂。2019-12-05 08:26:37 5 0 2249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錄毛主席詩詞《采桑子.重陽》;
應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聶先生之邀而訂購四尺整張橫幅作品,毛主席詩詞《采桑子.重陽》?!叭松桌咸祀y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 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毛主席詩詞《采桑子.重陽》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1929年重陽節(jié)。當時,毛澤東正在上杭縣的臨江樓上養(yǎng)病。重陽節(jié)到來,秋高氣爽,看到院子里的菊花如散金般的盛開,不禁心潮澎湃,揮毫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通過重陽述懷,表達了詩人對革命根據(jù)地和革命戰(zhàn)爭的贊美;表達了革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樂觀主義精神。
行書書法錄毛主席詩詞《采桑子.重陽》,乙亥年冬劉勝利書于北京。 查看更多2019-12-04 20:59:54 25 0 3085 -
荊古軒收藏日記 對話
荊古軒舊藏老根雕
2019-12-04 14:27:00 9 0 113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這個片上的“字文”簡單的解讀就是如此而已,若詳解就是一本小故事書。如這個片上的“甲”字其實還有動作的。現(xiàn)在我們在十字路口上逢清明、冬至時給祖先跪著燒寒衣時,就會在地面上先劃個十字,再劃個圈,其就是這個 “甲”字(黃河流域這種拜祭情形如今還有)。八、九千年前的賈湖遺址上也有這個“甲”字形,不過它講的是首領而已!
其實三、四千年前的“甲骨文”處處都是在做著商部族的記錄事情,而不是商王或非王占卜問事的記錄呵!按現(xiàn)時一字一對應法釋讀,一切都是說不清的,所以“專家們”就辛苦努力的胡扯著將那個“藏寶入供于室”的“字”給弄成“冥”字(國博展出進門的那個10042片),并且又扯到說是商王妃婦好生孩子的事上,并且還要不斷占卜……唉!
所以120年來甲骨文“專家們”也有專家們的可愛一面,值得在無奈嘆息中致敬、尊敬、尊重他們呵!也因是,我力倡的“甲骨文非卜辭說”將會引起一場甲骨文研究的大變局,可謂是在“激活甲骨學,構建甲骨文新認知和研究方法”中的一場革命!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12-04 08:53:26 16 0 1680 -
已認證
羅樹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萬里長城作品名稱《雄風萬里,龍騰神洲》;
按訂制要求,創(chuàng)作110*110Cm大斗方《雄風萬里,龍騰神洲》多謝收藏。2019-12-03 21:56:07 32 0 5822 -
已認證
陳宗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為成都市書協(xié)主席舒炯和青白江的書友張東、羅小蓉治的幾方楚簡書風印
2019-12-03 21:51:31 17 0 1690 -
荊古軒收藏日記 對話
荊門收藏——荊古軒舊藏當代原木人物雕。此雕人物頭像生動。造型準確逼真,工法老道。
2019-12-03 21:24:54 10 0 1957 -
2019-12-03 10:23:12 16 0 1740
-
史介鴻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菜根譚句: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2019-12-02 09:32:49 17 0 2708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初心
規(guī)格:50cm×100cm/5平尺
款識:己亥初冬楊牧青于京城2019-12-01 18:51:48 7 0 1102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突破焦墨畫的“寫生之境”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35)
焦墨寫生走進中國四大石窟,就是“外師造化”向大自然學習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尋找創(chuàng)作的內容和靈感,探索焦墨繪畫形成 創(chuàng)作的內容和靈感,探索焦墨繪畫形成和繪畫語言的表現(xiàn)力,尋找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結合點。
我的胸懷,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離不開大自然的感受。去享受自然石窟之樂,通過寫生可以加深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要認識了解、研究石窟造像,石刻規(guī)律對自然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和生活積累。必須對石窟進行歸納整理,取舍概括,要組織畫面。就是說自然的形態(tài)經過藝術的加工,才可能更加完美。比如石窟圖案要分清脈絡,概括出疏密、姿態(tài),石刻圖案變化錯落,這樣才能發(fā)揮表現(xiàn)藝術形象,寫生就是鍛煉能力最好的方法。通過寫生可以在大自然中發(fā)現(xiàn)前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東西。
很多東西要到生活中去體驗和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新的,沒有被前人發(fā)現(xiàn)的東西,有自己獨特感受的東西。這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通過寫生可以了解古人是如何感受自然的,怎樣在感受的基礎上進行提煉概括,如何將自然形態(tài)加工成藝術形象的,要分析研究前人將自然形態(tài)轉化成藝術的過程和方法。通過寫生可以檢驗自己對筆墨語言的把握程度,寫生這也是錘煉筆墨語言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馬培童寫扵北京 查看更多2019-12-01 17:50:43 26 0 1783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突破焦墨畫的“創(chuàng)作之境”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134)
焦墨畫的創(chuàng)作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藝術風格,熟練的應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創(chuàng)作要體現(xiàn)時代感要與時代同步。
在創(chuàng)作中要有意識地體現(xiàn)時代審美取 > 在創(chuàng)作中要有意識地體現(xiàn)時代審美取向,讓人看見我的作品,就會想起這個時代,焦墨藝術反映歷史石窟佛造像是必然,無論觀念、形態(tài)都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這是焦墨藝術發(fā)展的規(guī)律,只有開宗立派,才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既要有傳統(tǒng)的枯筆渇墨,又要表現(xiàn)時代的內容,觀念越新越好,都是為畫面服務的。
生活中的大自然是客觀存在的,柬埔寨吳哥石窟,龍門石窟,云崗石窟麥積山石窟,莫高窟也好,這是歷史性文化遺產。表現(xiàn)創(chuàng)作石窟的作品是要給觀者看的,所以我們要給讀者以聯(lián)想,啟發(fā),這就需要我們的創(chuàng)造。
如何構筑、營造意境?首先一點就是尊重感受。無論什么藝術,都是由感覺而來。敏感與否,都來自這里,這對我們藝術創(chuàng)作很重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尊重你自己,這體現(xiàn)了中國畫的主體精神。要強化感受,不但感動自己,還要感動別人。
形式很重要,沒有形式哪里來的藝術?形式的感覺是直接為藝術服務的,形式感是否現(xiàn)代會直接影響到創(chuàng)作。形式也是千變萬化的,既要從生活中來,也要從古人借鑒中來,縱觀古今中外大師,成功的關鍵無不體現(xiàn)在形式上的突破和建樹,因此現(xiàn)代藝術首先必須具備現(xiàn)代形式,這個形式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
馬培童寫拎北京 查看更多2019-12-01 17:47:41 43 0 2028 -
史介鴻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哌m詩句,介鴻書。
2019-12-01 08:47:59 10 0 1920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敬天愛民 人間祥和
規(guī)格:50cm×100cm/5平尺
款識:己亥入冬以來天降瑞雪之日,楊牧青即筆于京華。2019-11-30 09:26:11 9 0 105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雪
規(guī)格:50cm×100cm/5平尺
款識:京城及黃河流域的北方大面積落雪,大家都很開心,證明了人們對天的潛意識敬畏,天時和順,人間幸福!2019年11月30日早課,楊牧青記之。2019-11-30 09:17:09 6 0 1006 -
已認證
閻敏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寫生作品《秋山秋韻寫生太行》秋霜薄霧美太行;乙亥年仲秋閻敏太行山區(qū)寫生作品欣賞。
也許不需要刻意地追求事業(yè)上的成功;
人的愛好本身與生活的交匯也許就是一部完美的作品!2019-11-29 21:26:07 32 0 2680 -
2019-11-29 12:00:02 17 0 2021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看慣了小馬初步閑路窄
也走過雛鷹展翅怪天低
白雪消融方知原本的土地上正在悄然發(fā)生的變化。
畫比話多才是寫意真髓。2019-11-29 09:07:30 9 0 147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三
——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和研究120周年
甲骨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根脈之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系很龐大,不僅僅局限于“文字”之一種,學者們將文字直接斷定為中華優(yōu) 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根脈,顯然是受到所謂的國際學術界對文明認定和文明標準界定的錯誤認識及其欠正確的思想影響。
“甲骨文是商代人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古典文獻遺產”,是記事文例形式的文獻檔案。當下,要徹底的認識到“甲骨文非卜辭說”的重要性和其重大的意義。甲骨刻字就是一種記事刻辭,就是歷史文獻檔案,不是占卜的不辭,不是殷商人崇尚鬼神的一種做法。
120年來,甲骨文(甲骨學)研究以經年累月而形成的“甲骨文是卜辭說”為出發(fā)點是不可取的。把“甲骨刻字”認定是殷商人崇尚鬼神而凡事都要占卜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和商王朝的生活之必需,這就是我們對甲骨文(甲骨學)研究的痛中之痛。我經常講,激活甲骨學研究體系,構建甲骨文新的認知和思維模式,就是基于此痛中之痛的,之所以要力倡“甲骨文非卜辭說”。
商王朝周邊方國達160多個,有的方國與商王朝時敵時友,軍事征伐及服屬交好的記載甚多。甲骨文中有不少風霜雨雪的氣象及水旱蟲災的記錄,還記載了流星雨以及發(fā)生于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5次日食,是古氣候與古天文學研究的珍貴資料。按,古中國先祖?zhèn)冏畲蟮陌l(fā)明創(chuàng)造之一就是除“燧人氏鉆木取火”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外“天文歷法”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對古中國的農耕、人事、社會等方面有益作用是世界上在當時來說,任何一個區(qū)域的“國度”都是無法比擬和媲美的,中華文明的大智慧之處正在此處!由此形成的天文星象、中醫(yī)養(yǎng)療、地理擇向、農耕生活、禮制建立等人與自然、人與空間的“天人合一”大宇宙觀,其渾然一體的思維模式,更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之核心!
甲骨文是研究漢字原初構形與漢語語料最早形態(tài)的重要素材。按,甲骨文有學者已整理出6200多個字,當前能比較統(tǒng)一認讀的估計也就1000字左右而已,可讀可隸定的約2400個字內的問題還很多。甲骨文內部有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語音系統(tǒng),它構成中國秦漢以后漢藏語系的重要源頭。
甲骨文也為現(xiàn)代書法藝術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新天地,甲骨文因書法藝術的廣為傳播而會進入更多人的視野和生活當中。
甲骨文發(fā)現(xiàn)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釋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學研究領域,持續(xù)不斷的甲骨文材料的發(fā)現(xiàn)、整理和著錄,甲骨殘片綴合、甲骨組類區(qū)分、甲骨文例語法研究等諸多方面堪成規(guī)模,特別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錄集與大型甲骨文獻集成、各種完備工具書的相繼問世,無不為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的發(fā)展積聚起相當?shù)哪芰?。(按,甲骨殘片綴合是當前工作重點,讓殘片都能夠完整起來,便于甲骨學的深入研究,這一點上,宋鎮(zhèn)豪先生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是功不可沒的。)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隨之確立。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對社會歷史發(fā)展所產生的歷久彌新的影響力。我一直想,世界某某機構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是那個國家在操控其主權的目的性而行使呢?為什么我們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寶貝自己不認可、不自豪,偏偏卻要讓世界某某機構來認可、來出口轉內銷式的之后我們才認可、才自豪呵?自強不息,自力更生,xxxx都是紙老虎……等,這些經典的教誨是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思考的。文化自信要從本民族、本國度的文化根源上去找,上下打通,前后相承,以史為鑒,放眼世界。
當今甲骨文與甲骨學研究也面臨不少問題,如項目設置重復,選題碎片化,一些研究自說自話。甲骨文字考釋不少陳陳相因,或拾陳蹈故、夸大創(chuàng)新,或煩瑣考據(jù)、故作艱深。研究面臨發(fā)展瓶頸,一些重要問題難以達成共識。考古出土整坑甲骨所擁有的組類屬性,與同出考古遺物遺跡的年代界定,是研究甲骨組類分期的重要依據(jù),但近年來卻遭遇忽視。甲骨文字典等工具書的編纂,本是一項極其嚴肅的工作,但目前資質把關不嚴、出版門檻較低,一些書籍質量不高,存在誤導讀者的問題。更有甚者,對甲骨文遺產缺乏敬畏之心,假偽充斥,恣意炒作。(按,宋鎮(zhèn)豪先生此五點思考非常好,也非常重要,項目設置重復,這是誰的錯?難以達成共識,那么第一個識的起因以誰的識為源發(fā)點而形成共識呢?)
就時下來看,“甲骨文非卜辭說”這個起因的源發(fā)“識”能不能形成共識呢?這亟需慧者明鑒。甲骨文書籍的誤導,這又是誰的錯?又要誰來做判斷呢?“敬畏之心”講到點上了,浮躁的經濟利益糾葛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們對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的失去和漸遠,敬畏之心當然是少了,上行下效這個詞不知在時下它又要表達什么意思呢?!
關鍵是要重視民間的甲骨文<甲骨學>研究的智慧之力量,忽視民間的智慧和力量是最愚笨的做法,不要以固步自封的心態(tài)去對待這些問題!孔圣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圣人,他最大的功德是開了向平民百姓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先河,而不是繼續(xù)為魯國王室或周王室的貴族們繼續(xù)進行教育工作的服務,雖然他一生都在為了恢復周禮而努力,但是其本心也是為了傳授知識進行教育的一個需要。失民心者失天下,失去民間的學術研究智慧之力量等于是失去了學術研究的本真。隋王通 《中說·問易》:“諸侯不貢詩,天子不采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詩》可以不續(xù)乎!”這個憂慮是一定要有的。本文是參閱宋鎮(zhèn)豪先生《甲骨文研究的繼往開來》<2019年11月4日見人民網>一文時以隨記形式寫出,內有少許文字是來自宋先生文稿的?!?019年11月28日楊牧青于北京
相關文稿索引>>
連載2)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二
連載1)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之敘事曲第一
楊牧青:甲骨文字解讀思想和方法要有新的突破
楊牧青:解讀甲骨文的認知和方法須重新思考
楊牧青:參觀國博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隨記
楊牧青:簡析“鎷”字在甲骨文中的疑誤——兼議山東博物館藏“鎷”字甲骨片疑為贗品
甲骨文非卜辭說:璩效武先生印象——當潮濕的心生起時您對文化人有何感想
連載1)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連載2)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連載3)甲骨文解讀之痛——對甲骨學研究的重新審視與希望
北斗七星定乾坤:在曠野中觀察過多少次北極星?
1899甲骨文/1900量子力學:中西方不同的解釋在解釋著一件事
用真藝術傳播國學智慧:楊牧青甲骨文象形書法啟示
從甲骨文字探索中國書法之美——怎么寫好甲骨文書法
華夏之源·楊牧青32幅甲骨文書法作品在宋慶齡青少中心展出
全球首發(fā):楊牧青破譯八千年前賈湖遺址16個符號文字 查看更多2019-11-28 19:18:37 15 0 1516 -
陜西大秦書畫院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陶尚華,男,1962年生,安徽省當涂縣人。自幼習畫,師從魏培基,遲明先生。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工筆鯉魚。中國國家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馬鞍山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實力派畫家,新徽派 畫家領軍人物。中國當代十大山水畫家之一,陜西大秦書畫院院長。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連續(xù)四年被市場推薦為最具潛力投資畫家之一。2015年成功在西安舉辦大型百幅山水作品個展,引起業(yè)界強烈反響,得到大家一致認可。作品多次在各種展覽比賽中獲獎。有多幅作品被國家美術機構、博物館、企業(yè)家收藏,作品深受社會大眾的喜愛。
一位讓書畫行業(yè)狂熱、讓書畫收藏愛好者追捧、專業(yè)行家稱贊的畫家——安徽美協(xié)會員新徽派領軍人物畫家陶尚華,陶尚華老師的作品潤格被定為每平尺三千元。聯(lián)系電話:18092323895。其作品雅俗共賞,水墨韻味變化豐富,線條老辣、穩(wěn)重,遠近景層次清晰,筆墨濃淡變化無窮。他畫出了大山的骨、畫出了大山的筋,畫出了大山的肌膚,畫出了大山的意境和靈魂。他通過繪畫傳達祖國的美好山河,他用自己的行動擔當書畫藝術的傳承。 查看更多2019-11-28 14:38:59 11 0 1672 -
已認證2019-11-28 09:50:56 16 0 4445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錄唐虞世南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應北京通州區(qū)臺湖鎮(zhèn)金先生之邀而訂購四尺三裁豎幅作品,唐虞世南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蟬》詩共四句:“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 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李世民奪位李淵后,詩人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他從不傲慢,踏實勤奮,深得李世民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作?虞世南便誦讀出這首詩。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這首詩的點晴之筆。一般人認為,蟬聲遠播,是藉助秋風的傳送,而詩人卻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憑借權勢地位的幫助,自能名聲遠播。這里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的自信,表現(xiàn)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 查看更多2019-11-28 09:16:22 8 0 2813 -
林靈志收藏日記 對話
獻禮新中國七十周年海內外名家書畫展在廣州開幕,揭陽書畫家林靈志參加本次書畫展;
印尼阮淵椿、新加坡丘程光、柬埔寨馮利發(fā)、美國屠新時、德國金岳祺、日本張大順、澳大利亞林伯墀、比利時陸惟華等多位海外 、比利時陸惟華等多位海外華人書畫家協(xié)會負責人的作品受邀參展,他們均是活躍于現(xiàn)今海外華人書畫界的知名藝術家。
新西蘭中華文化藝術學院院長區(qū)本、柬埔寨中國書法協(xié)會會長馮利發(fā)、國際女藝術家澳門分會會長潘錦玲等8位華人書畫家即興在一幅10多米的宣紙卷上每人書寫一字,合作而成“情系中華,夢回祖國”的書法長卷。
葡萄牙葉培榮,澳門潘錦玲、潘錦霞及廣東僑界知名書畫家黎藝豪、蘇寶源等在展覽現(xiàn)場潑墨揮毫。曾獲2018年澳門特區(qū)政府授予“澳門文化功績勛章”的國際女藝術家澳門分會會長潘錦玲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童頌三字經》畫作,幾筆硃砂顏色把畫中頌讀《三字經》的兒童臉頰抹得亮紅。 查看更多2019-11-27 16:05:14 51 0 2090 -
韓宗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葡萄系列《碩果累累》,葡萄架下配麻雀,動靜結合,別有一番生趣。
作品尺寸四尺豎幅68X138CM,乙亥年秋月韓宗華國畫花鳥畫葡萄系列作品欣賞。2019-11-27 15:31:49 13 0 4631 -
覃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我的素描人物頭像畫法步驟,以兩幅今日教學示范作品為例;
畫好后要不斷的觀察、分析、修改,才能更好。2019-11-27 15:26:01 5 0 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