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5-14 11:24:35 5 0 1726
-
甘哺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近期行書書法作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錄習近平語。第二幅書法作品"以德聚民心,以誠鑄文明"。
2019-05-14 09:14:14 5 0 3350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山海經》傳為夏禹命益、伯翳作書一一今說是起于商未西周,成書于戰(zhàn)國,見于西漢末哀帝建平元年劉歆(秀)《上山海經表》,西漢中司馬遷寫《史記》時未敢采用《山海經》思想。
西晉張華推崇《山海經》一一東 》一一東晉初郭璞《山海經注》《山海經圖贊》《山海經音》為第一部注解。
唐杜估才持疑并認為是戰(zhàn)國人所作一一宋朱熹持疑并認為源自《楚辭》
明嘉靖王崇慶《山海經釋義》一一明嘉靖楊慎《山海經補注》印證了郭璞“物不自異,待我而后異,異果在我,非物異也?!?br>
明末劉會孟《評山海經》一一明末吳任臣《山海經廣注》第一次與西方接觸,吸收來華傳教士思想。
清初汪紱《山海經存》一一清初畢沅《山海經新校正》一一清乾嘉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以文字訓詁取得巨功一一清中俞樾《讀山海經》一一清末吳承志《山海經地理今釋》。
近人顧頡剛古史辨一一許壽裳命袁珂治學神話《山海經校注》卓有建樹一一張春生《山海經研究》一一張步天《山海經解》一一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一一欒保群《山海經詳注》一一楊牧青《山海經愣娃冷評》(待版)一一另,清初汪紱寫實繪畫《山海經圖》不如近代日本人鳥山石燕《山海經圖畫》,這二者繪圖或不如先生我也,蓋因其未能生在科幻思代,此實乃命數,非諸君之漏也!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19-05-13 20:53:43 14 0 1971 -
甘慶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藝術的本質是什么?不是抨擊,也不是說教,而是表達情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作品的品質在于:不卑不吭,卓然獨立,每一筆都是你自己!
2019-05-13 12:48:40 11 0 1793 -
劉慧敏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花開富貴》《錦上添花》《富貴滿堂》,國畫花鳥畫作品集錦,尺寸小六尺橫幅68x180cm,歡迎訂制。
2019-05-13 11:30:29 7 0 2399 -
2019-05-13 11:13:39 4 0 1637
-
已認證
龔光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水墨山水畫作品“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变浱拼踅ā队赀^山村》為題款,尺寸四尺豎幅68×138厘米。2019-05-12 10:44:26 35 0 2842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無量壽佛
2019-05-11 23:23:29 6 0 1355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魏碑體《仁義禮智信》等四幅近期書法作品,請欣賞。
第一幅是在上海完成的魏碑體《仁義禮智信》。人生需要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淘汰。生活需要不停的嘗試,才能品其韻味,頭腦要不停的領悟才能使心靈卓越。( 的領悟才能使心靈卓越。(茂茂心語)
第二幅是在上海書寫的《超脫》。有人幫是幸運,學會心懷歡喜與感恩;無人幫是命運,學會坦然面對與承擔。人生的必修課是堅持,人生的選修課是放下。(茂茂心語)
第三幅是本人書寫的四尺中堂《初心》。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之初,心本善。不忘初,能前行。(茂茂心語)
第四幅是書法作品《山河源遠》。 沒有蹈空凌云,沒有高談闊論,更沒有劍拔弩張,就這樣靜謐地在于群山一角,大河之際。帶著濃厚的土耕氣息,墨守自己的人生。(茂茂心語)
歡迎各位書法藝術愛好者加好友交流。 查看更多2019-05-11 14:08:42 18 0 4954 -
2019-05-11 13:59:38 25 0 1833
-
2019-05-10 16:38:42 14 0 1711
-
已認證2019-05-10 15:52:59 6 0 2519
-
2019-05-10 15:43:28 5 0 1410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襲古創(chuàng)今,開劈新路”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97)焦墨畫家在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徜佯,既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又對世界文化遺產藝術情有獨鐘。
長期探索創(chuàng)新之路,爭取將傳統(tǒng)繪畫、民間佛教與現代觀念熔為一體,我的 與現代觀念熔為一體,我的畫并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是注重意境的營造。
我筆下的吳哥石窟、和中國龍門、云崗麥積山石窟,在形態(tài)上已超出了自然的本貌,完全折射在畫家的心性和筆墨中,體現焦墨藝術的豐富性。靈動的墨線,筆刻的墨點,隨著黑白墨韻展開一片迷離夢幻的景致,帶給人們連綿不斷的神思妙想。
遵循了古典繪畫的審美原則,將氣韻放在了第一位,使畫面充滿生命力,又氤氳了中國石窟特有的韻味。當我的遒勁的線條,一種浪漫的情致隨之彌散開來。
這種特定情境,既是畫家對佛陀形象的生動表達,也是自由心境的體現。從技巧上而言,將寫意、小寫意,工筆、等多種藝術手法融會貫通,充分體現了畫家旺盛的激情。因此在我的作品中,既可以欣賞到鮮活靈動的線與墨的交織,黑白相融,令人心悅誠服、過目不忘,進入到心馳神縱的自由境界。
所以在畫中的每一筆勾勒、點染都連貫的,突出了畫作的寫意性,可謂拙筆涵靈動,巧筆蘊奇思。在刻畫佛像的時候,畫家超越了形的束縛,追求神的妙趣。同時,承襲了傳統(tǒng)筆墨的精髓,講究宏大的場景,繁縟的層次,細膩的筆觸。遠近、高低、虛實等關系處理得十分得當。當然,景物和佛的相融,不僅是技法上的交匯,而且也是主觀情思的一種體現。
作品在構圖、章法、意境等方面,都流露著強烈的探索意識,與古人拉開了距離。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敢于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憑著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感受,不斷提升著筆墨的藝術感染力,保持一棵童心、與佛對話。(馬培童寫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10 15:29:43 7 0 1497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與佛有緣,對話佛陀?!瘪R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96)
只要用心畫畫,每天都有創(chuàng)新;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有領悟;只要用心生活,每天都有收獲?!皵递d閉門研墨聲,修身養(yǎng)性練真功”,我用焦墨畫石窟佛像創(chuàng)作, 作,所呈現出的是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使石窟佛像這一歷經千年的古老藝術展現給觀眾。更對石窟佛教藝術宣傳、起到了巨大的推廣作用。
通過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備,對石窟作品的創(chuàng)作做出實踐與探索,在前人的基礎之上,使這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由古典意識形態(tài)走到了當代,創(chuàng)作出了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佛像。
我對佛像創(chuàng)作的呈現和研究,來啟發(fā)更多的佛像創(chuàng)作者去更深層次的理解佛教藝術,創(chuàng)作石窟佛像,締造石窟佛像藝術與人生的高境界。(馬培童寫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10 14:42:47 12 0 1608 -
呂雙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如何畫樹桿?樹枝的趨向和疏密,組合起來才算是一顆完整的大樹。此為四尺豎幅的!名為?清河之水,天上來!?
附分步圖片兩幅,以供參考。
佛法心得分享: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當 p;佛法心得分享:若不往昔修?;?,于此正法不能聞,當你打開這篇文章,您就是佛說的善男子善女人,足以證明你前世已修了很多的福德因緣,而且曾在百干諸佛面前種過善根。佛經開篇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干萬劫難遭遇。”因為能有緣遇到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據《無量壽經》記載:“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狈鸶鎻浝掌兴_:“就算是三干大干世界充滿火焰,也要穿越,將這真法傳給后世的人們?!蹦悻F在就等于已經有了解脫生死輪回的秘法,若能靜心安神的閱讀此文章,依教奉行,至誠修持,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在蓮池海會上相遇,證得不退轉阿惟越致菩薩。 查看更多2019-05-10 10:56:30 6 0 2682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老子出關圖
2019-05-09 21:50:12 3 0 1570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龍游四海風順水,
鳳闖五洲勁沖天。
飛奔遠程志神往,
舞出奇跡心夢圓。2019-05-09 05:34:50 5 0 1574 -
盧俊良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四尺斗方國畫葡萄新作品一組,《歲月靜好》《秋實》《秋趣》《碩果飄香》,68x68厘米,乙亥年春月盧俊良畫于古石門,作品圖片請欣賞。
2019-05-08 11:35:43 18 0 3524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臨文征明《前赤壁賦》作品!
2019-05-07 19:31:40 5 0 1377 -
2019-05-07 17:19:18 23 0 2234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東山白云意
2019-05-06 23:16:44 4 0 1162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爨體作品:志存高遠!追求遠大理想和事業(yè)上的抱負!
2019-05-06 16:57:26 5 0 1734 -
2019-05-06 14:12:05 11 0 1670
-
艾雄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諸葛亮家訓楷書四尺整紙:遠觀山色年年依舊常青,近看人情朝朝不如往日?;ㄩ_時蜂蝶聚,人困時親朋疏。茶朋酒友日會三千,有事相求百中無一。吾生志愿積善讀書,不敢望名聲動地,不敢望富貴驚天,不敢望一言定國,不 敢望七步成篇,不敢望珊瑚樹高百尺,不敢望琉璃瓦蓋千層;但愿父母康健夫妻偕老,兄友弟恭子孝孫賢,無榮無辱骨肉團圓。采茶青山之上,釣魚渭水江邊,無憂無慮在眼前。一日平安一日福,一日快樂一日仙。家不缺糧灶不斷煙,茅舍不漏布衣常纏。退一步依然儒雅,讓三分快活神仙。青天不管人閑事,綠水何能退是非。交有道之朋,絕無義之友,飲清泉之茶,戒亂性之酒。學有二三事之能,終身用之有余,平生之愿至此足矣!
諸葛孔明家訓,以楷書書法作品形式展現,大氣、嚴謹,鏡框裝裱后懸掛家居正堂,文風蔚然,對家人潛移默化,盡心養(yǎng)性,大有好處。 查看更多2019-05-06 13:27:55 25 2 5674 -
2019-05-06 10:25:17 7 0 3043
-
2019-05-06 09:59:38 27 2 1424
-
2019-05-05 21:33:17 2 0 1271
-
2019-05-05 16:03:47 32 0 1845
-
已認證
尚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欲求不解謎尚須修禪心”大自在彌勒佛國畫人物畫。乙亥年春月作品。創(chuàng)作感悟:將數載歲月妥貼安放,或舍或得;將幾度滄桑含淚收藏,或悲或喜;將幾杯烈酒康慨痛飲,或愁或樂;將幾番牽掛斷然放下,或易或難!
> 真誠地參演身邊的每一段故事,微笑著面對每一天的生活,費勁的走了很長一段路……回頭一看竟然有些許錯!
還須修禪心,方明不解謎!
勤奮者不在乎有目共睹,追夢人也無須眾所周知,不祈盼每份努力都有收獲的喜悅,不指望每次付出都有回報的時刻。---尚建國大自在彌勒佛國畫
我行我愿,順其自然,做好自己,一切隨緣!謝謝各位友朋們關注支持!晚安! 查看更多2019-05-04 20:47:12 31 2 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