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焦墨的藝術王國》童心寫歷(74)-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
欣賞焦墨藝術也能成為安慰觀眾的精神至劑,其作品創(chuàng)新程度愈高,其意義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
焦墨藝術以最純靜的,至高、至深、至優(yōu)美、至 靜的,至高、至深、至優(yōu)美、至奧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勝地引導觀者之品性道德達到最高點,而入焦墨藝術極樂之王國。
我主張以佛教、道教、宗教、禪意、巖畫、漢畫融合。向重氣韻、重意境、重格調、重詩意、靠的是胸襟、重學問、重修養(yǎng)、修養(yǎng)上有所提高和收獲,這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好的創(chuàng)新作品,必有繼承、變、常、要傳承;變是要革新也。承易而革新難。然常從非常來,變從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枯筆渴墨、刻石皴法,是我焦墨藝術的特點,這種技法,是我?guī)资暄芯刻剿?、?chuàng)作經驗積累起來的,因此我作為重點,很好地研究它、整理它,將它繼承下來,傳承下去。
——馬培童 查看更多2021-05-20 16:16:48 5 0 1494 -
劉開豪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世界上的事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橫幅。
2021-05-20 13:20:23 4 0 1098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筆墨勁揮神奇飛采,人生表現亮點響聲。
2021-05-20 10:00:47 3 0 106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慶祝建黨100周年——當代甲骨文書法名家作品專題展
統(tǒng)籌策辦:
藝界網/家國情懷文化強國欄目
支持機構:
安陽學院甲骨文藝術研究中心
日本甲骨文書道研究會
參展者(以姓氏筆畫為序):
池 以姓氏筆畫為序):
池新民 阮淵椿 楊牧青 張大順
張道森 陳愛民 崔學路 韓天雍
韓志強 傅偉華 謝兆崗 魏 峰
慶祝建黨100周年——當代甲骨文書法名家作品專題展·導讀
□ 楊牧青
慶祝建黨100周年是中國人民的一件大事,世界矚目共慶,不同的行業(yè)、不同的職業(yè)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緬懷黨的光輝歷程,展望黨的藍圖擘畫!
逢此慶祝,作為一名新生代的網絡媒體人郝富強能夠悉心籌劃這么一個專題展,是非常的好,連同“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75位中國書畫家新媒體展”、“聯合國中文日·24國華人書法名家書寫中國24節(jié)氣”、“當代藝術家書寫中國歷史紀年”、“2021聯合國中文日·中國藝術家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響應聯合國倡議”、“世界地球日·中外名家書寫‘人類命運共同體’微展”、“紀念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愛與和平’50位中外書畫家作品展”等付出辛勤工作一起給他點個大贊!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路上需要更多有志者做好這個薪火相傳的事業(yè),有益中華民族大發(fā)展、大團結,有益世界人民和平共處、和諧美好!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體現,將它上升至書法藝術層面這在全世界可謂是獨樹一幟的。甲骨文書法是甲骨學的一個門類,是學習、研究甲骨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一點在海內外甲骨學界初步形成共識。若不諳中國書法之道,不通甲骨文化書法之藝,估計研究“甲骨文”總會有點兒隔靴搔癢之嫌!
自1899年甲骨文被引起重視并成為國際學術研究對象廣行其道以來,在特定的社會、文化、歷史環(huán)境下,老一輩甲骨學者大都是甲骨文書法佼佼者,如孫詒讓(1848-1908)、羅振玉(1865-1940)、丁仁(1874-1949)、郭沫若(1892-1978)、董作賓(1895-1963)、于省吾(1896-1984)、商承祚(1902-1991)、潘主蘭(1909-2001)、胡厚宣(1911-1995)等,他們接受著晚清文人規(guī)訓,堅守傳統(tǒng)金石學意蘊,在忠于甲骨契刻精神的同時取法篆書形體筆法的意趣。這一點在早期甲骨文書法作品中表現的很明顯。當然,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不是抄字典,不是搬字模,而是需要藝術性的升華進行文字構造規(guī)律的再次出新。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藝術視野漸廣,受現代書法藝術風潮和水墨實驗藝術及線條色彩、展廳視覺等影響,甲骨文書法面貌發(fā)生了重大轉變,許多從事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者開始藝術性的思考和探索,破體求變,推陳出新,具有一定的深刻的覺察度。
最早對甲骨文有書法表現意識的是孫詒讓先生,然而將甲骨文直接引入書法表現形式的則是羅振玉先生開了個先河。之后,學者們相繼循跡,時有新的突破。從甲骨文書法面貌上率先與前人拉開距離的是胡厚宣先生。再后來如沙曼翁(1916-2011)、劉江(1926年生)等先生也有了新的作品。突出者如楊魯安(1928-2009)先生取篆刻刀法和大寫意畫法而融于筆端的率性筆斫、富有書寫性的場景,使人對甲骨文書法不得不產生新的藝術審美和認知。
再如先后身居“書協(xié)”要職的翟萬益(1955年生)先生是一位綜合能力很強的書法家,學養(yǎng)深厚,“篆意草情的甲骨書風”突破了以往的藩籬,算是率先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實踐者!至于當今能夠進行甲骨文書法藝術和甲骨學學術研究“二者并重”的來創(chuàng)作出新者,從2019年舉辦的一些大型的“紀念甲骨文發(fā)現120周年書法展覽”投稿數量和入展作品、編輯書刊等考量,甲骨文書法人才還是比較少的,這個“冷門”是需要升溫持續(xù)性的熱度!
就較全面性的考察,也有許多從事設計創(chuàng)意、工藝美術及現代書法創(chuàng)作者,從甲骨文的契刻精神和玄靈幽深的形體構造中汲取養(yǎng)分,以"漢字"為載體,抽其象,盡其性,水墨與色彩相媾和產生了另一番新風尚,如奧運會LOG創(chuàng)意者韓美林先生,藝術家石虎、徐冰、老甲、濮列平等先生。雖然他們遠去甲骨文的簇生之系統(tǒng),但對于中國文字與書法的藝術內涵發(fā)掘是有一定的時代意義的。
傳統(tǒng)不是一味不變的,創(chuàng)新也不是不顧及傳統(tǒng)的內涵,二者是在相互作用、相互激蕩中求守、求進、求變、求新,這是一個極其矛盾的辯證問題,智者自覺,非言辭而能達其義!
本次專題展以甲骨文書法藝術性、創(chuàng)新性、學術性為原則,不僅主體內容寫的好,寫的有甲骨契刻精神,寫的有筆墨藝術規(guī)律,而且還要察其落款處的書法功底,考察書寫者近幾十年來學術研究度如何,影響力如何,以及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推廣和對新時代文化思想認知等方面的因素。
綜合而考之,歷時兩月有余,從“我們所知”范圍內對幾百位老、中、青從事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者“藝術履歷”和近千幅甲骨文書法作品“藝術風貌”進行比較分析、閱審覽讀,最后確定了一些先生參加展出,選推以慶祝建黨百年之盛事!當然,有的約稿因礙于其它瑣事未能參加,實為缺憾!就參展的這十幾位,雖然不能概括當今甲骨文書法界的全貌,但是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和趨向。
譬如,生于洹上的魏峰(1942年生)先生,在甲骨文書法創(chuàng)作、學術著述、推廣交流等方面成績斐然,中國大陸以及臺灣、香港、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多次組織交流活動,國際影響很大。啟功(1912-2005)大師稱他高古、野逸的甲骨書法堪稱“甲骨遺風”。
早年創(chuàng)辦《青少年書法報》的崔學路(1945年生)先生,以老莊哲學為基,見心、見意、見性、見道的“靈性甲骨文書法”在書法界是不可多得的。就書法推動方面,劉海粟(1896-1994)大師贊許其:“福佑書壇后坤,功莫大焉?!?br>張道森(1953年生)先生,先后執(zhí)教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鄭州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安陽學院美術學院等,受邀在魯迅美術學院、海南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大學等講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已是譽滿大江南北的教授。他于甲骨文書法投入具足,有《中國美術史》《美術教育學》《中外美術對比發(fā)展史》等24部著作行世。特別《甲骨文書法入門》一書,謂之在甲骨文書法史上揭開了新的篇章。
再如,張大順(1962年生)先生,二十世紀八十代起,負笈東瀛,勤于刀筆,創(chuàng)出了匠心獨具的藝術風格,尤以甲骨文書法稱雄日本,漸播國際。還有印尼華人阮淵椿,上海池新民,山西韓志強,江蘇陳愛民,沈陽韓天雍,河南傅偉華,湖南謝兆崗等幾位先生,他們在業(yè)界都很棒,創(chuàng)作了許多新穎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出版了多種著作和文論發(fā)表,熱心甲骨文書法研究和推廣,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有的在國際上影響力也非常大,恕愚不才,就不一一細述了。
留觀書壇,遍覽藝界。以上諸位有我認識并敬慕多年的,也有至今未曾謀面因藝神交的。今我忝列其中,緣于對甲骨文等古文字與上古文化研究學習的一些心得及書法、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展覽、交流講座與藝術、文化、社會評論文稿多見于網之故,亦因撰發(fā)“甲骨文非卜辭說”、“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等,努力期使新時代甲骨文信息綜合研究有一個新的突破,求諸慧鑒之殊。
專題展籌辦期間,1990年生于“羲皇故里”的小郝先生與我不斷地溝通并囑寫個導讀,今文內有不到之處請方家掩笑呵正便是!2021年4月26日初稿于龍城,5月18日修稿于京都,楊牧青記。 查看更多2021-05-19 22:31:48 7 0 1617 -
2021-05-19 17:37:59 4 0 1120
-
2021-05-19 13:16:38 4 0 1434
-
劉開豪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故鄉(xiāng)山水》國畫山水,豎幅68cmx34cm
故鄉(xiāng)的山石林木,小橋流水,兒時的記憶,富水流連,而今更加美好2021-05-18 18:29:43 7 0 1570 -
袁春寶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信念就是太陽,理想就是月亮,天下事無可無不可。
畫者當無所拘無所束,極度的自由和激情。若未俗事所困,終不可畫也。
天地萬物皆可數,不可數者謂之混沌。凡屬于體及組織構成者皆合于三,如三角三維天地人父 天地人父母子女……;凡屬于功用者皆合于五,如五行五臟五指……;(古之謂體與用)凡屬于循環(huán)往復者皆合于七,如七律如星期……。在此不爭論不合于數時謂之混沌,合于數時即謂之道。此亦合于陰陽也,一渾濁一清晰,一隱一顯。真空妙有,奇妙無缺,本自圓滿。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所以,所有爭論平行宇宙……宇宙邊界壽命之類的,皆是概念上的混淆。
所以宇宙即時空,無限大無限久。其內為變化不斷的萬物,萬物皆有時空性,因皆在其內因此皆有限度。萬物皆以觀察者而顯化,不同之觀察者不同之物象,所以每個人之眼中皆不同世界。不作為一個觀察者存在,即融入了宇宙萬物之中,本來一體,即無分別之念,無時空斷想,即是如來。 查看更多2021-05-12 10:17:07 16 0 1613 -
羅虹明生活日記 對話
方彩植物園真的很美,每個角落都是一幅畫。春日,攜友踏青寫生。
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簡單的心境才能擁有快樂的心情!2021-05-12 10:09:31 42 0 2990 -
2021-05-12 09:59:21 12 0 2047
-
周鵬飛收藏日記 對話
天漢墜胸月入懷,
山河遽攏培圣胎。
飛雪迎春百花殺,
老子呼云歸去來。
周記2021-05-12 09:57:36 4 0 1522 -
周鵬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周鵬飛書法作品《放卻心間籠,怡悅時光中。誰與岱頂高,詩留峰上虹?!?;
《青春萬歲》《司馬酒江山,文曲茶世界?!?br>周鵬飛撰2021-05-12 09:57:02 4 0 2062 -
已認證2021-05-12 09:32:44 17 0 1905
-
已認證
尚建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畫《福由心造》《得大自在》《福從佛緣得》,
寫的是字,體現的卻是自己的精神世界;畫的是畫,展示的卻是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度的是日子,歷練的卻是酸甜苦辣的幸福人生。
生命,就像一張有 酸甜苦辣的幸福人生。
生命,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把握好每一個今天,調節(jié)好獨自的心身,就是最好的珍惜!
——福由心造!
第一幅佛畫上的“福由心造”由著名書法家王和平添彩。
要在社會上站穩(wěn)腳根,比能力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而比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更重要的是喜結佛緣,善良有度。
五一假期雖說已經結束,但快樂的心情仍然繼續(xù)……謝謝各位看官的駐足!阿彌陀佛!
——尚建國記。 查看更多2021-05-12 09:30:56 22 0 2554 -
劉開豪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不用害怕圓滑的人說你不夠成熟…》
2021-05-12 02:32:56 3 0 1072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畫三幅國畫山水水粉畫《黃山煙云》《楠溪捕魚》,裝裱兩幅,又開始采風了。我猶如一只蜜蜂,哪里有花草,山水就飛到哪里,有的時候人看不見我,找不到我,不是推脫你,是我被江山所迷惑了。
濁酒三杯,品世間冷暖 冷暖。
清茶一壺,蕩盡人間榮華。
智慧如火,而你我便是柴,干濕大小被人生了才能共同燃燒,化為灰燼。
雖然打掉了周圍一些流言蜚語者或者說是小人,但看歷史上逝去的大家于現世的小人,從哲學上看,我們每一個感覺自己是正直的人都錯了,陰陽互動,方可推動歷史的車輪前行,你不走大眾,難怪大眾不容你,不管你多么用功,遠離了世俗,走著走著不小心又被世俗了,哪個協(xié)會,都干不過紅白理事會。
我不得不興嘆,誤食了人間煙火。
我就是一個喜歡在全國各地愛寫生的創(chuàng)作型畫家,所有的投入都在自然轉化為成果,其它記憶的弱化和對山水記憶的絕對強化是許多年修煉出來的,留住后人記住的東西是我對余生的最大追求,當下就是回顧過去的,探索未來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 查看更多2021-05-10 16:17:10 19 0 2693 -
已認證
葉仲橋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五一假期,別人放假旅游我在家里畫畫,為云浮新區(qū)畫了這四張充滿春意盎然的花鳥畫,增加一點藝術的芬圍,為新區(qū)的建設發(fā)展增添一些充滿活力的色彩!
2021-05-10 16:12:43 7 0 1645 -
已認證
劉勝利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作品唐張繼詩《楓橋夜泊》唐杜甫詩《絕句》
應北京復圣軒文化傳媒范總之邀而創(chuàng)作四尺整張豎幅作品兩幅,
第一幅行書:錄唐張繼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 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惫┡笥褌冃蕾p。
第二幅行書:唐杜甫詩《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br> 這是杜甫《絕句》組詩的第三首,創(chuàng)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春。當時安史之亂剛平定后不久,杜甫回到成都草堂,心情舒暢,面對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組即景小詩。這首詩用詞簡練,用字精準,用情至真,是杜詩中寓情于景的杰出佳作。 查看更多2021-05-10 15:12:44 14 0 3630 -
已認證2021-05-10 15:08:46 13 0 4697
-
胡記領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工筆畫《豐收大吉》,作品尺寸138-68厘米,熟宣紙本,作者胡記領。
2021-05-07 20:46:20 9 0 2220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武宗元——潘瑋萱評馬培童(25)
武宗元北宋著名人物畫家(見圖一),畫學曹不興和吳道子,《宣和畫譜》說他「筆法備曹吳之妙」,尤精于佛道鬼神圖像。
其作品《朝元仙杖圖》卷,描繪道教最高神 emsp;其作品《朝元仙杖圖》卷,描繪道教最高神一元始天尊的宏大場面。
全卷有兩個帝君、11名男性神仙、8名神將、66名女神仙(其中男性的金童亦作女裝)組成了龐大的儀仗對列。在隊列中,他們分別手持旗幡、傘蓋、香花諸物,有的還彈奏著樂器。整個隊伍列于祥云托浮的天橋上,在清雅的樂曲伴奏下緩緩前行。畫中人物身份特征及性格特點通過面部細致刻畫和所持物品裝飾的不同,鮮明地表現出來。帝君形象莊嚴雍容、神將武士威猛雄壯,仙人們則表示智者的聰睿,仙女們身姿妙曼、顧盼生輝。畫中人物位置高低參差,安排錯落有致。衣袂雖有些相近,畫家卻把他們處理的流動多變,不會給人凌亂的感覺。衣袂、飄帶的飛動之勢,更增加了隊列緩行于天際的動感。
在用筆上,衣紋用鐵線描,線條圓勁,流利酣暢,筆力雄健,人物面部刻畫細致,神態(tài)各異,與衣紋線條配合準確和諧。畫家通過用筆疾徐。線條粗細的變化來表現不同人物,使畫面不過于呆板,同時也增強了對不同性格特征人物的表現力。
馬培童以下大型石窟組畫作品,在人物的安排上,穿插錯落有致,根據不同人物的動作來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中部分人物衣紋線條運用鐵線描,有些人物還穿插了仙女的形象,這些仙女形象與《朝元仙杖圖》有相同之余韻,見下圖作品。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5-06 11:57:59 21 0 1637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蘇軾——潘瑋萱評馬培童(24)
北宋中期,出現了一批文人畫熱潮,一批士大夫跳出傳統(tǒng)樊籬,使繪畫成為詞翰之余的自我表現及消遣,尤其是蘇軾一出,以其獨特的繪畫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影響了一代人,并形成 踐,影響了一代人,并形成了一股文人畫的潮流。其代表畫家有文同、揚補之、趙孟堅、鄭思肖、米芾、米友仁等,他們以畫寄情,以情寫意,取其神似而不求其形,使中國繪畫從此更具文學化的價值。
蘇軾(見圖一),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學家、詩人、書法家,在文學方面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四大家之首,擅長墨筆竹石和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所作竹石枯木,枝干虬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無端,如其胸中蟠郁也。
今存世可信真跡僅《枯木竹石圖》卷(見下圖)一件,藏日本。中國美術館所藏《竹石圖》卷尚存爭議,但與記載有相合之處。《枯木怪石圖》又名《木石圖》(見圖二),畫中繪一怪石盤踞于畫的左下方,被風雨砍斫出條條紋路、殘缺的邊邊角角印證著怪石的歷盡滄桑,但石狀仍尖峻硬實,盤旋如渦的石皴,似在飛快的旋轉,似卷云皴,實則無皴法。信手寫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使畫面造成運動感,顯示出怪石的頑強生命力。尤其是石上數枝焦墨竹葉的點綴,給人以希望之感。
馬培童以下所繪胡楊作品,用焦墨繪之,畫中的胡楊盤枝錯節(jié),鐵骨錚錚,古典秀美,千恣百態(tài),有如百年的佛塔昂然挺立。胡楊有千年不倒,倒了再生的倔強精神,千百年來它的無限的情思與哲理,被眾多人所膜拜。蘇軾在竹的身上,找到了超脫、高潔之意。馬培童所繪胡楊姿態(tài)虬曲,剛勁有力,身軀扭曲掙扎而生,有氣沖云天之勢。
蘇軾的《木石圖》,畫中線條時而虬曲時而放緩,隨即展開分枝,分枝上無一葉,卻悉向天,枝梢直沖畫外,表達了畫家飽經風霜后的恬淡與安然,與馬培童所繪的胡楊精神有曲異同工之處。蘇軾以書法之筆,飛白為石,楷行為竹,信手拈來,自成一格。馬培童以超凡塵世的胡楊,看似與蘇軾作品不搭邊,卻向世人詮釋著胡楊歷盡滄桑后的倔強性格以及畫家淡泊曠達的精神世界。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5-06 11:56:26 13 0 1428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馬氏焦墨畫)我的作品,原則上堅持不賣的。其實,我的畫,不賣,應該更有價值,留給后人欣賞。只有我自己買不起的作品,才是好畫。只有我自己創(chuàng)作的好作品,也不愿意賣的作品也是好作品。
有的畫家一門心思 msp;有的畫家一門心思的想賣畫。其實,功夫在畫外,價值也在畫外。畫要有靈魂,畫要活,畫會說話,要振撼人心,要辦展覽。一幅畫,幾個月的創(chuàng)作,歷盡艱辛。你只能賣給一個人,這個人無論出多少錢,都是有限的。但是畫可以展覽,可以增加知名度,可以提高人氣。然后可以出書,捐給博物館,捐給美術家協(xié)會。唯一可以不做的,就是賣大畫。大畫都賣掉了,還有什么?失去了一個畫家應該有的好作品。既然大畫不用賣也可以賣點小畫,掙到錢,能生活就夠了,名氣越來越大,最后大畫會有一個驚訝的價格的。
我要經營的就是自己的名氣。要做的,就是社會偶像。一幅作品,最大的價值是讓眾人看,留存歷史,后人評說。同樣道理,商人買了好作品,購買有展覽價值的作品,最后建美術館,也留存歷史。
——馬培童記 查看更多2021-05-06 11:43:13 21 0 1779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2021年5月1日宣布,馬培童的書畫作品價格,焦墨焦彩山水和畫展上精品每平尺10萬元,畫佛造像和畫展上作品每平方尺15萬元,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都通稱為(馬氏焦墨畫)因活動較多,創(chuàng)作任務重?,謝絕 朋友索要作品,一般筆會現場作畫,畫扇面最低一萬元一幅,4尺三開三萬元,斗方4萬元,4尺整紙作品山水8萬元,因我自由職業(yè)畫家,不拿工資,靠書畫養(yǎng)家糊口,繪畫藝術,是我終生的夢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近是創(chuàng)作、采風、寫生、任務重。各位親朋好友,?您的關注就是對我最榮耀的支持與幫助!免開貴口、求畫、索要。畫也是商品,取畫收費。 查看更多
2021-05-06 11:39:01 32 0 3067 -
2021-05-06 09:17:05 4 0 1793
-
2021-05-03 09:53:10 3 0 1680
-
已認證2021-04-30 16:24:42 12 0 1897
-
梅麗瓊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隸書書法作品《中華企業(yè)文化報》,這是應中華企業(yè)文化報邀請題寫的報頭,請欣賞。
2021-04-30 16:19:33 15 0 2002 -
已認證2021-04-30 16:14:14 43 0 2509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作品《觀史潯安會長畫馬有感》,觀史潯安會長寫意花鳥悲鴻筆意技法超群,錄詩一首,辛丑年春月北京葉向陽題;
"一日疾馳萬里程,嘶風嘯月遠聞聲。雄蹄愿為英豪奮,奉獻精神樂此生。" ot;2021-04-30 15:52:47 12 1 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