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認證
羅樹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松樹扇面作品《金龍?zhí)阶Α贰饵S山人字瀑》《迎客松》;
繼續(xù)宅在家里,繼續(xù)畫扇面。2020-03-05 09:42:27 21 0 3185 -
黃聯(lián)合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畫家,一輩子都不會老!
有一種人,一輩子都不會老。歲月好像遺忘了他(她)們,老去的只是年齡,不老的卻是氣質和神色。那是因為他(她)們身上都有這些特質,缺一不可!2020-03-04 18:31:40 6 1 1323 -
胡記領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近期繪畫作品欣賞
2020-03-04 13:54:20 2 0 163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大寫意:黃土人家不一般 國畫原創(chuàng)(附音頻)
黃土人家不一般,
廣袤的黃土塬上,
一陣嗩吶聲,
讓大地有了生靈與氣息,
有了祖輩的勞作與煙火,
蒼穹頂之下的生民啊,
我愛你!
我敬 之下的生民啊,
我愛你!
我敬您!
我用我久也改不了口音的,
黃土塬上的方言,
為自己這幅小作抒懷一段!
——楊牧青隨記于創(chuàng)作之際
名稱:國畫
規(guī)格:45cm x 68cm
款識:黃土人家不一般。庚子春,楊牧青。
鈐印:楊牧青?。幬模┎萜合壬栁模o道(陽文)
音頻:手機錄制時長6:05分見相關視頻
音頻文白:
中國畫講究一種境界,一種人文情懷。對于一個畫家來講,他要將他自己生活過的,經歷過的,見過的,學到的,要用這個水墨的藝術來表達出來,體現出來。畫他知道的,畫他有感受的,畫他有親身經歷的,讓他自己的心境和他生活的這個心境、經歷融為一體,也就是一個情懷與藝術的高度的融合。
大西北的黃土高原,她莽莽一片,在很深很厚的黃土塬畔上,生活了無數代的祖祖輩輩。他們用自己的辛苦,他們自身的勞作,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凡,讓后代兒孫享福,享受其間!
廣袤的大西北,廣袤的黃土塬畔,溝溝壑壑,花花草草,都留下了每一個人的不可抹去的記憶。窯門前的那棵樹,黃土塬畔下的那幾個窯洞,總給種人無限無盡的回味與記憶。那么對于中國畫家來講,特別從事中國水墨藝術的人來說,他就要將自己的情景和心情融進去,要將這種美的旋律,美的藝術感受,美的節(jié)奏,用特殊的筆墨技巧表達出來,它不僅是一種純技術的體現,而且那是一種文化博大的情懷的一種體現!它有喜、有悲,有笑、有樂!它,蘊藏了畫家的許多的喜怒哀樂。
隨著水墨的攪動,隨著畫筆的跳躍,隨著畫家對這個畫界的畫境藝術的思考,他的案前將必然呈現一幅很生動的畫卷。這種畫卷,即是這種獨特的畫面,不能使人用語言或者文字來表述的。只有讓賞者和閱者,和觀者與畫者,四者之間的一次心與心之間的溝通,一次心靈上碰撞和心靈的共鳴。這種心與心的對話,這種藝術與文化的交融,這種筆與墨的思索,它正是彰顯了一個畫家獨有的這種情懷,也是畫家用自己的心態(tài),自己的心境來表達自身,來對這個世界的期望,對這個生活的熱愛。
黃土塬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改變了這個世界,為了人生更美好的生活希望,離開了皇天后土的眷戀和滋養(yǎng),用藝術的語言和思想寄懷了自身的情感!
黃土人家不一般,黃土地上的人確實不一般!因為,黃土給我們了生命,給我們了大愛! 查看更多2020-03-04 11:24:40 18 0 1384 -
李亞南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李亞南書畫工作室作品
羅漢四條屏 尺寸140cmx35cmx42020-03-03 20:47:50 3 2 1610 -
已認證2020-03-02 16:59:50 13 0 2941
-
已認證2020-03-02 16:56:34 15 0 3341
-
鄧澍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隸書書法作品錄白居易《長恨歌》六條屏;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懂或喜歡,把圖片放大研究,但愿能給你帶來快樂,支持訂制。再祝好友們平安吉祥。鄧澍庚子年初春書法作品欣賞。 查看更多2020-03-02 16:09:02 25 1 5000 -
2020-03-02 16:02:47 17 0 1490
-
楊增超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重彩扇面作品《黃色云煙》《南山庭院》《旭日東升》,作品尺寸扇面35X65厘米,楊增超庚子年春月國畫山水作品。
2020-03-02 15:47:35 13 0 2692 -
2020-03-01 15:57:47 41 0 2149
-
2020-02-29 20:26:42 12 0 1918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在北京舉行,揭曉六項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這些新發(fā)現充分說明,考古不僅能證經補史,更能刷新我們的歷史認知。感恩新時代的中國考古不斷前進,并不斷 有新發(fā)現和新認識,歷史慢慢會刷新的!
其實,我近多年力倡的“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是解開人類上古文化文明脈絡及其迷徑的指南針,可惜他們未注意或不采用此說。究其因,一則人微言輕;二則這或許涉及到人文社科類項目各方面的研究經費和學術成果的問題,如今誰也不想,也不愿意將幾代人在聰明+錯判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文明斷代探源大廈工程推翻重建;三則歷史的前進是需要時間和乘時順勢的!
因是,這也只能慢慢的等著子孫后代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完善,待重修《中國通史》中上古文化文明史了。上古華夏文化文明史的修成之日,想必也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之日的重要里程碑和新發(fā)展階段之一!一一楊牧青閱《考古新發(fā)現改變歷史認知》微文隨記 查看更多2020-02-29 15:05:37 9 0 132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線與空間
規(guī)格:25cmx18cm/速寫草稿本
釋議:西班牙畫家的線條與空間分割及色彩的填充,其實不是多精彩,中國有弘仁、倪瓚等折筆皴法用筆更精妙!
就中國水墨畫對形體物狀的理解而生發(fā)的韻 解而生發(fā)的韻味是西方油畫永遠無法媲美的。西方寫實與中國寫意,這又是一個太極思維哲學,不需要任何邏輯思維模式去辨證辯解的。顯然,幾十年及至近百來想用西方油畫藝術思想來改良改變中國畫的藝術發(fā)展與生命情狀,實踐證明這是錯誤的!中西方藝術是完全可以相互借鑒與汲取的,用水墨筆畫油畫那種點線面的形式,用油畫筆畫水墨畫那種藝術韻律感覺,也是完全可取的,但是若想要以某種話語權來期圖改良改變中國畫乃至中西方畫各自的藝術基因,那等于就是一種人類犯罪,是對人類文化文明的藝術推毀!庚子孟春楊牧青記于京華 查看更多2020-02-28 13:58:31 6 0 152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西方哲學流派怎么來的?
按,現今“西方偽史論”學者們給出的證據證明來看,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臘的文明都是后世近幾百年才開始偽造的。西方的文字更多變,也沒象秦代一樣統(tǒng)一過,也沒有象中國《尚書 尚書》《春秋》《左傳》《史記》那樣完整的文獻記錄記載,那么他們的哲學流派是怎么來的?他們的學派傳承流變竟然弄的這么清楚?!
如此圖如說,大約從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蘇格拉底之前。古希臘哲學的起點是從“西方哲學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之原”。古希臘人們開始擺脫神創(chuàng)論的束縛,打開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門。之后一大批古希臘思想家開始對世界進行理性的思考,比較著名的有幾大學派,包括泰勒斯為代表的米利都學派;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愛利亞學派”;以畢達哥拉斯為代表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20-02-27 15:51:40 12 0 2318 -
2020-02-27 14:31:27 13 0 1771
-
2020-02-27 09:12:07 3 0 1539
-
2020-02-26 14:12:08 4 0 1098
-
2020-02-26 13:20:08 115 3 4900
-
王曉鵬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水墨畫《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南寧藏家已收藏;
本作品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1958年毛主席在杭州: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 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應一位藏家的懇求,談談我的水墨作品《西湖春雪》創(chuàng)意——-
國畫水墨畫作品《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表現了毛澤東主席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與豪邁的情懷……背景是杭州西湖春天的雪景,一片冬雪初融肅穆莊嚴的潔凈,正是烘托出主席此刻的心境: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毛澤東寫此詩的起因是,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通訊《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當時毛澤東正在杭州視察工作,當天,他仔細閱讀了這篇通訊,非常興奮,非常激動。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連聲說:“好!好!全國都這樣那該多好!這種小蟲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滅了血吸蟲病,我看了就高興。”這天,毛澤東興奮之狀、歡愉之情可想而知,于是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到第二天早晨,在旭日微風中,詩人遙對南國的天空,欣然提筆,寫出了兩首意蘊無限豐富的詩篇,這一天也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37周年的紀念日。
詩中的春風楊柳、紅雨青山,都仿佛具有了靈性,因為“六億神州盡舜堯”。時值大躍進的聲勢驚天動地:“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瘟神已無處容身,天上地下,一片光明。在紅綠相間的春意里,映襯出一幅幅希望的畫卷,也弘揚了中國人民必勝的信念。透過詩句,可以感受到詩人豪放、開朗、樂觀、豁達的精神風貌,傾注出主席熱愛人民、依靠人民,流水入海,高山仰止的精神。
在此水墨作品上方,是主席此詩詞手跡的臨摹。
國畫水墨畫《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作者王曉鵬記。 查看更多2020-02-26 13:02:00 21 0 2486 -
黃聯(lián)合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人生是一幅畫,用情感涂抹五彩斑斕;歲月是一本書,用經歷勾勒悲歡離合。
2020-02-26 12:43:45 3 0 1613 -
馬新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肖像畫《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堅持到底就是勝利。2020-02-26 12:25:14 7 0 2234 -
馬新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工筆動物畫作品寵物狗《旺財圖》
國畫工筆動物畫作品蟬《一鳴驚人》;
國畫工筆動物畫作品虎頭《雄風》;
國畫工筆動物畫作品兔子《雙兔兔》;
馬欣榮庚子年初春工筆畫作品,請欣賞。 。2020-02-26 12:06:03 9 0 3370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草書書法作品《搗練子,賞花踏影暖人間》。
自作詞:冬已盡,柳生春,萬里東風卷墨云。待到掃除瘟神時,賞花踏影暖人間。2020-02-24 18:10:21 9 0 1975 -
朱德茂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為抗擊疫情而做的書法作品《眾志成城》。
冠疫張狂意獗行,瘟神肆虐國民驚。
群思破敵征邪病,眾志成城戰(zhàn)毒清。
天使臨危沖陣線,專家坐鎮(zhèn)伴全程。
和衷共濟祈祥瑞,圍剿頑魔號角鳴。2020-02-24 18:05:05 15 0 1766 -
董獻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2020-02-24 11:22:39 5 0 1604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見山如山難寫山 落墨人家識者稀 四尺整張 庚子初春楊牧青
創(chuàng)作瑣記:
說真的,今時的人類社會在高科技發(fā)展時期,無數的事實證明,人類更應該遵循、遵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法則!
那么,作為藝術家就 相處的基本法則!
那么,作為藝術家就要用率真的情性、直抒的感受和自以善為的藝術語言將它繪寫出,以畫表情,依畫寄情。然,有些情真需要在大自然中存其真而大寫之!
約言之,大寫意山水之道,在于痛快淋漓,不在于刻意求其真實,在于似與不似之間,亦似非似,亦非不似也!說真的,有時間,當高度的人文情懷涌上心頭時,繪寫的某些技法在某個時候就不起作用了?;蛟S,吳冠中老先生“筆墨等于零”道破了個中真諦!是為記。
庚子新正草坪先生楊牧青于京華滌心軒 查看更多2020-02-22 20:08:25 17 0 1408 -
2020-02-21 11:39:49 13 0 2474
-
2020-02-21 11:26:48 22 0 2120
-
董獻省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痹催h流長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眾多的作品中的一類,有著美好的風水寓意。歡迎大家欣賞指導。
2020-02-21 11:13:24 5 0 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