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作品《生意春前草財源雨后泉》;
庚子年夏月葉向陽七十五歲書于五指山;
恭請親朋好友共同分享,恭祝大家吉祥安康。2020-05-25 10:39:07 9 0 3731 -
已認證
石廣生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花鳥畫《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胡亂涂兩筆,算是520情人節(jié)的一點表示吧。并以520詠藏頭詩一首,聊湊熱鬧:
五湖四海夢相牽,
二語三言一世緣。
零落芳菲詩伴酒,
笑邀玉女下云天。 玉女下云天。2020-05-25 08:51:38 5 0 1398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評議:傳統(tǒng)武術(shù)與傳統(tǒng)書畫藝術(shù)的態(tài)象
最近武術(shù)界的一個約斗風波很熱,現(xiàn)代某散打運動員不到五秒鐘就是擊敗了號稱傳統(tǒng)武術(shù)太極拳中某門派某大師。一時,成為網(wǎng)絡(luò)熱議熱傳之現(xiàn)象,也引起武術(shù)界、文化界、社會 社會界等方面的注意和思考。
作為一名職業(yè)書畫藝術(shù)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傳播及喜社會問題評論者,故我以文化性和藝術(shù)性、教化性的角度略談自已的感受。對武術(shù)、書畫而言,均不能紙上談兵,要具有一定的實際的實操實用性。但就傳統(tǒng)武術(shù)的今時來看,是需要改進改革的,若不能擊打發(fā)力的武術(shù)那是有問題的,這不僅是運動健身的問題那么簡單!
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和傳統(tǒng)書畫藝術(shù)都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門類之一,都需要我們根據(jù)自身的喜好和條件去學習、傳承的。但是隨著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與變化,傳統(tǒng)武術(shù)與傳統(tǒng)書畫一樣在現(xiàn)時代大都變質(zhì)了,魚龍混雜,沒有良知,假武術(shù)大師、江湖書畫家給人感覺很多,到處充塞!按說:
本來所有的傳統(tǒng)武術(shù)都以擊打殺傷、防御力為第一屬性,健身運動、文化傳承為第二屬性。武要講武德,武不亂動,不外顯,最忌表演、玩花拳秀退式的樣子。武若亂動則會有傷害性,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是百害無益的。時今武術(shù)門派、學統(tǒng)林立,武術(shù)大師與表演非常多。
本來所有的傳統(tǒng)書畫以藝術(shù)修身養(yǎng)性、傳承教化功用為第一屬性,炫技持才、表現(xiàn)其人有文采為第二屬性。書畫要講藝德藝品,最喜博學廣涉,以增學問之功底。最忌不學無術(shù),任意胡整亂涂,傷風敗俗。然,現(xiàn)代反其本義本真而行,以炫技展秀博人眼球為能事。更多的是,拿著毛筆涂涂寫寫幾下就敢稱自已是書法家、是畫家、美術(shù)家,再加之各種頭銜、職位及至權(quán)力、話語權(quán)的作俑,書畫界就鬧哄哄的一片藝術(shù)繁華之狀。余在藝術(shù)圈三十余年目睹各種書法、畫家之畸形怪態(tài),深感心痛哪!
當然我們今時不要求人人都是張三豐、陳王廷、楊露禪、甘鳳池、釋德根、董海川、李小龍、霍元甲,或如電影中東方旭……等等武術(shù)人物;也不能要求人人都是黃公望、徐渭、石濤、康有為、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劉海栗、陳逸飛、啟功……等等書畫人物。但是,武術(shù)格斗務(wù)必需要真功夫,不能玩嘴皮子功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是一個競技性勝敗、輸贏很明顯的事情,敗了輸了就要認敗服輸,不能大話空洞的說詞。書畫創(chuàng)作務(wù)必需要真藝術(shù),不能玩筆墨紙上的假俗野怪與亂涂鴉的相狀,文由心生,心內(nèi)不亮堂者其文也好不到哪兒去。吾民當反??!
至于傳統(tǒng)的說法,“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及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對蜀漢將領(lǐng)姜維的評價”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唯是君?!?emsp;這些思想要放在過去的時代背景下去認識的,不能守著不放。今時的“文”以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思想意識為主體,普社會以廣化之;今時的“武”以國家軍事戍防的需要為主體,舉全民之力以維護之。一一2020年5月23日楊牧青隨記于京華
聲明:圖片僅是學學武術(shù)運動健身的樣子而已,與真武術(shù)功夫無關(guān)! 查看更多2020-05-24 22:56:56 6 0 124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甲骨文非卜辭說:楊牧青古文字書法鑒賞
名稱:古文記事
規(guī)格:100cm x 50cm/5平尺
款識:后三千年有考古博物之眾,依電腦芯片殘存與掘地復(fù)原等學科共識,通釋右文說,公元二O二O年五月二十 釋右文說,公元二O二O年五月二十一日,有一非“甲骨四堂”嫡系草根民科之流大學者草坪先生,約知天命之年以其真觀“甲骨文非卜辭說”及其力倡主導(dǎo)“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寫就《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讀解一文結(jié)尾處序記雜言。
又據(jù)時氣象記錄傳冊可知,該甲骨文字真非占卜問神之辭,而系時事之記錄也。其史學價值巨大無比!
該字“甲子卜,我,貞,余占曰,山海經(jīng)文辰初終;午約觀河工,之敬,感言,萬年不惟禹;申初黑云颶風大雨,驚之京少見,天監(jiān)曰,強云對流常象;亥中復(fù)卜,允吉?!币鉃?,甲子日“我”這個人記事并觀察說,《山海經(jīng)》一文是辰時初完成的。在中午約友人去參觀黃河治理工作及研究人員,并起敬意說,黃河治理萬千年以來,不僅是大禹的事。在申時初黑云颶風并下大雨,許多人驚訝這是京城少見的,氣象部門專家官員說,這是強對流云的常態(tài)。晚上亥時中刻復(fù)記此事。果然是吉利吉祥的。楊牧青書于京都。(原作系《楊牧青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解讀》一文尾配圖) 查看更多2020-05-24 10:01:33 4 0 2135 -
2020-05-23 18:07:02 3 0 1364
-
陳祖松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書法作品:思想推崇德,舉賢重用才。
思想推崇德,舉賢不避親。2020-05-23 06:39:17 2 0 161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連載:楊牧青《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讀解之微言(上)
前言:今對《山海經(jīng)》能夠讀解是得益于古今諸家之說,雖人微言輕,但與前賢又有不同之見,以待慧者共鑒大義。我常講:“《山海經(jīng)》是上古史地之奇書,非古之巫 之巫書,非神話志怪之書,亦非巫覡、方士之書,更非古今語怪之祖?!?br>對《山海經(jīng)》這本“上古史地之奇書”的研究,是以我力倡并主導(dǎo)的“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甲骨文非卜辭說”和“科學實證+玄靈思維是認知人類上古文化文明的基本方法”、“梳理上下一百萬年人類上古文化脈絡(luò),辨析世界文化文明來龍去脈,探究中華文化五萬年路徑,確定中華文明三萬年觀念,亟需改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及八千年欠準確欠妥善的說法和認知?!睘槌霭l(fā)點,斷斷續(xù)續(xù)的寫來一個系列文稿。
在學習、研究、讀解《山海經(jīng)》時以郭璞(276年-324年)《山海經(jīng)注》、郝懿行(1757年-1825年)《山海經(jīng)箋注》、袁柯(1916年-2001年)《山海經(jīng)校譯》、宮玉海(1929年)《山海經(jīng)與世界文化之謎》、馬昌儀(1936年)《古本山海經(jīng)圖說》等為參讀本,特別對時下網(wǎng)絡(luò)上各種新的發(fā)現(xiàn)與論述也積極吸取。因是,我的個見與觀點就相互穿插、彌合在有關(guān)上古文化研究的各文稿中一脈貫之,期許對中華文明探源和世界文化發(fā)展有所裨益,愿以華夏文化文明再放光彩,有益全人類!
欣逢氣運時新,相信《山海經(jīng)》會越來越被更多有血性、有知性、有遠見、有智慧、講科學、講文化、講理念、講傳承的中華優(yōu)秀兒女喜歡和學習研究,能在實現(xiàn)中國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和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承發(fā)展”過程中生發(fā)使命力!
經(jīng)文讀解約一萬一千余字按上、中、下三篇分享:
《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是“五篇山經(jīng)”之后第一篇“經(jīng)文”,實際上是以天上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朱雀鳥之象”為主對應(yīng)地上的人類族群活動進行記事的。思之,古中國人真是大智慧啊,上萬年前形成的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觀”在四千多年前的堯舜禹“三王”時期(見《楊牧青: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 傳承中華文明大血脈》一文)已經(jīng)根植于日常生活了,“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成為一種最好的文化傳承紀實。
南方,伏羲先天八卦中為乾卦,文王后天八卦中為離卦,先后天合交為天火同人卦,五行為火,四季為夏,與“火”有極大關(guān)系。面南而北,南為上為尊,為光明之象。由此驚論之,《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為什么要放在“十八篇”之首,且以南、西、北、東、中為方位次序,是順時針旋轉(zhuǎn)。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人居中位發(fā)現(xiàn)天道右旋、地道左旋的自然規(guī)律密碼!
最有意思的是《南山經(jīng)》“南山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自東漢末《山海經(jīng)》成書問世兩千余年以來無人發(fā)現(xiàn)此中奧妙!?與鵲同,昔、隹組合為古鵲字。依甲骨文、金文形體構(gòu)造看,昔為從前、過去之義,人生如水,逝者如斯,昔同夕、夜,寓象日從水面升起,從山頭落下。隹為鳥,直取鳥形,意為鳳鳥、玄鳥、青鳥之義,隹同唯、惟?!谤o”字在經(jīng)文中本義就是對從前的玄鳥族群先祖有懷念之意。
那么這只“鳥”僅是飛禽嗎?不是的,并不是這么簡單!那究竟是什么呢?鳥是隹,鳥是玄鳥,玄鳥也就是青鳥(見下經(jīng)文)。商周青銅器銘文開頭首字大多以“隹”字為起,即就是對玄鳥族群先祖的敬呼、禱示,后世學者不諳其玄而錯解誤釋!
玄鳥,是古中國大昆侖時代的燧人弇茲氏的圖騰族徽<參見王大有(1944年-2020年)《尋根萬年中華》等著述>。按,玄鳥生商不是假的,不只是傳說,她就是上古華夏文化文明的一段歷史。虞舜、夏禹時有娀氏簡狄行浴吞食玄鳥蛋而生“契”為商先祖,這是真情,只不過后世對其嚴重的神話了!其實是有娀氏簡狄從帝嚳高辛氏“神授”接過了玄鳥族群先祖?zhèn)飨聛淼摹靶欧倍眩▓D騰族徽、皇帝玉璽……亦如是意),后來在商周至秦漢千余年禮教思想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對此“真情”做了辭藻式的文字描述,或為史料修篡。
經(jīng)中“?山”就是取“鵲”義以對應(yīng)天上南方七宿“朱雀鳥之象”,所以就為“南山之首”,也是整個經(jīng)文開山之首山!招,伸臂張手向天如招喚、招魂狀;搖亦同瑤,瑤光主兵、主資糧萬物。以“招搖”對應(yīng)天上北斗星第七星“搖光”,上古人對其用意可謂之極深??!南方的首座山之首山“招搖”既然在南方為什么卻又要“臨于西海之上”的西方呢?難道古人胡亂不成呵?其實是,“西?!本驮谏瞎艜r期以渭河流域西安一帶為中心的西方——大昆侖區(qū)域(今青海湖)。
昆侖、昆侖虛、昆侖丘均是上古天文臺(見下文)。按,大昆侖(今祁連山之合黎山區(qū)域)之上對應(yīng)的是北極(北斗九星),所以在鵲山安排一個招搖山來記事以為坐標。這是上古人一個極其超前的立體時空觀——南、北子午向位與天、人、地的渾然一體!此非上上之智難以理會。當下有許多學者煞有介事的考證說鵲山就是南方桂林的貓兒山,真可謂是騎驢找驢不知驢為何物也!為什么開篇就記載“多桂,多金玉”而不多其它呢?留點話頭自去參究,恕不冗言。
參以《史記?天官書》等中國古文獻記載和近現(xiàn)代西方天文學研究之說:南方七宿以井、鬼、柳、星、張、翼、軫為代表,計有42個星座,500多顆星,各星體排列組合形狀好像一只展翅飛翔的大鳥,從古至今稱為“朱雀”。當然這一上古時候寓象的“天文星象圖”也只有在黃河中游流域的高山上向南天區(qū)而觀才能看到這樣的星體之間假設(shè)連線的排列組合形狀呵,如站在祁連山、隴山、華山、歷山、伏牛山、嵩山等,也就是居于北緯32度至35度之間觀測更為具象清晰。
井宿,又名井木犴,八星如水井,主水事,西方稱為雙子座,附近有北河、南河、積水、水府等星座。鬼宿,又名鬼金羊,四星如車,主喪事,一管積聚馬匹,一管積聚兵士,一管積聚布帛,一管積聚金玉,附近還有天狗、天社、外廚等星座,西方稱為蜂窩星團。柳宿,又名柳土獐,主食事,八星狀如垂柳,為朱雀的嘴,是鶉火。星宿,又名星日馬,主急事,七星如朱雀的頸,附近是軒轅十七星,西方稱為獅子座。張宿,又名張月鹿,六星狀如張弓,主兵事,為朱雀的嗉子,附近有天廟十四星。翼宿,又名翼火蛇,二十二星狀如朱雀的翅膀和尾巴,主信事,西方稱為長蛇座、巨爵座。軫宿,又名軫水蚓,四星狀如車軫(車后橫木),又名“天車”,四星居中,左右有二星,其內(nèi)的“長沙星”在西方納入烏鴉座中。
不明天文,不知地理,何以談人文?大昆侖觀、大宇宙觀、大天地觀,才能洞悉世界風云!——2020年5月21日甲子辰初楊牧青于京華 查看更多2020-05-22 11:20:33 19 0 1341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行書書法錄杜甫詩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斷萬竿!”
2020-05-20 22:36:32 4 0 3034 -
袁峰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油畫黃河作品,萬里黃河聲怒號,天開一塹勢雄豪……請欣賞
2020-05-20 16:06:35 3 0 2097 -
凌振寧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油畫人物畫《穿紅衣服的農(nóng)家姑娘》;
畫的是一種情懷,看畫似乎耳畔響起那首《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誰家的姑娘?
2020-05-20 13:43:30 27 0 2708 -
侯景耀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休閑漫畫
侯景耀2020-05-19 22:44:55 3 0 79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文字薪火是萬千余年的中華文化文明足以相傳
上圖是六千多年前紅山上古白玉刻劃文字(圖片來自頭條網(wǎng)友提供),其與八、九千年的賈湖骨刻文字非常相似(見《全球首發(fā):楊牧青破譯八千年前賈湖遺址16個符 個符號文字》一文),又與四、五千年的馬家窯陶器涂寫文字很相似(見《楊牧青主講:從甲骨文字探索中國書法之美——怎么寫好甲骨文書法》相關(guān)內(nèi)容)。又知,當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刻劃文字是峙峪骨雕遺物,距今兩萬八千多年(見下四圖,著名學者王大有先生考釋為“燧人弇茲開天”,來源《尋根萬年中華》)。
論議:當癡情于西方文明標準與思想、觀念下認不得、不知道、不清楚中華民族上古時代的文字圖紋是什么的時候時,就說中國的文化文明是東方神秘文化,是神話,中國的文明也只能勉強的探究到四千年的夏時期。注意,這個時間還是近多年才被西方化思想的主流者開始認可的,于是又不得不接著進行中華文明探源方面的工作。(按,所謂的國際學術(shù)主流認知來說,凡是眼睛沒看到的、解釋不了的、實驗室沒得到結(jié)果的就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是不符合科學的。)
也因是,從晚清百余年以來,我們的一些不肖子孫、新文化漢奸跟著西化主流思想就瞎胡鬧……因是情形下,進入新時代大發(fā)展時期,我們不得不講文化自信,不得不重視我們已有的歷史文化與文明的傳承,不得不重拾、重閱、重新探究我們已有的各種文獻與考古資料,不得不要找尋上萬年的中華文化文明史!
亦即我常言,“科學實證+玄靈思維是認知人類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薄笆崂砩舷乱话偃f年人類上古文化文明脈絡(luò),辨析世界文化文明來龍去脈,探究中華文明五萬年的路徑,確定中華文明三萬年的觀念,亟需改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及八千年的欠準確欠妥善的說法?!比祟惿瞎盼幕S心時代在昆侖山區(qū)域一一中華人文始祖的源發(fā)(亦即“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是可派上用場的,是可發(fā)揮有效作用力之一,以史為鑒,我想這就是全球性有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文化大戰(zhàn)略吧!一一庚子五月楊牧青閱微隨記 查看更多2020-05-19 14:19:57 3 0 1583 -
已認證2020-05-19 11:56:31 27 0 2764
-
2020-05-19 11:44:53 12 0 2189
-
葉向陽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山水畫《紅玉遍萬山吉祥滿人家》,翰墨頌中華庚子年春葉向陽七十五歲作于北京。
萬山紅遍,叢林盡染。云海蒼茫,飛瀑流泉。江山多嬌,美麗無邊。天佑中華,國泰民安。2020-05-19 11:39:32 21 0 1897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甲骨文正片《甲骨文合集》
規(guī)格:68cm×136cm/8平尺
款識:《甲骨文合集》10405片正三辭,己亥小寒楊牧青日課于京華。
附議: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甲骨文合集/1045片正面》 45片正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牛骨片先用毛筆朱書(礦物朱砂)后再契刻,書寫天真幽妙,刻工細致入微,被董作賓斷代為武丁一期骨片。
誠然,幾代前輩學者對甲骨文研究巨功甚偉,不可磨滅,但內(nèi)有許多文字、文義解讀和對甲骨文的認識還欠妥,欠準確,欠科學。由于晚清民國之季,當時在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等前輩先入為主的“甲骨文是卜辭說”的認知和主導(dǎo)思想,以及所謂的國際學術(shù)界對“文明標準界定”的“西化思想”胡鬧下,使中華民族本有的甲骨文首當其要的釋讀問題就陷入了“龜甲占卜寫辭”研究困惑與死胡同了,也導(dǎo)致120年來至今將整理出來的6200多個字無法準確的解讀和釋義,還至文字的本義本源。而擁有、掌握學術(shù)研究話語權(quán)的階層,往往在學術(shù)象牙塔圈層和人文社科項目課題研究的堡壘中一框蘿卜蘿卜一框的打轉(zhuǎn)轉(zhuǎn)。
其實,甲骨文字不是龜甲占卜之辭,亦即我力倡的“甲骨文非卜辭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在訴說、記錄、承載著上古中華文明的一段殷商文化文明史,每一個字都是一個鮮活的面孔,字字含情,字字有義。學習時日久了,就會感受到每一字都會說話,每當靜夜入寐,似夢間就能聽見這些古文字向先生我說話……它們,有血有淚,有喜有悲,有歡有愁,有的手舞,有的足蹈,有的金戈鐵馬,有的河水濤聲,有的仰天長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媚顯世態(tài),有的爭斗不息!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20-05-17 12:16:33 11 0 2626 -
2020-05-15 18:57:54 5 0 1473
-
2020-05-15 15:15:57 4 0 2854
-
2020-05-14 12:43:49 3 0 1466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甲骨文書法《即、既、鄉(xiāng)》
規(guī)格:100cm×50cm/5平尺
款識:即、既、鄉(xiāng),一個人到食物跟前是即,兩個人吃飽了喝好了扭頭就走是既,幾個人在一起吃飯喝酒的都是鄉(xiāng)黨或一個族群的熟人。庚子四月 庚子四月楊牧青晚課。
附議:近年來我力倡的“甲骨文非卜辭說”能從大量的甲骨契刻文字的形體構(gòu)造和本義本源上去探析證明是對的。譬如,甲骨文中常見的“卜”字,是表義不同的記事記錄的“記”的狀態(tài)。常見的“貞”字是“鼎”字的特殊表義形體,“鼎”上加一個“卜”的指事義符表崇敬先祖的意思。殷商人腦子沒進水,他們不會用、也不敢用“鼎”這種器物當煮食等日常生活用物使用,也并非是單純的祭器、禮器,而是代表著一種天、帝、神、巫、王權(quán)的象征,所以所有的比較完整的甲骨刻字中都有卜什么緊接著貞什么的出現(xiàn)。至于“鐘鳴鼎食”那也能出現(xiàn)在喪盡天良以剝削蠶食黎民百姓的貴族精英群體層了,其它群體不會出現(xiàn)這種奢華的事情。
綜觀近世紀考古以來及以往的歷史發(fā)展養(yǎng)成的習慣性的惡習是,后人要證明、要體現(xiàn)自已時代比過去、比古人文明,比過去、比古人優(yōu)越,就會以卑劣的言辭和方式對先祖、先朝時代相關(guān)的社會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都說成是落后的,愚昧的,是不文明的。如同近世紀人犯傻式的用文字、青銅、城邦等要素來認知古人時代的文明與不文明的問題。
近幾十年來,忽然又瘋癲式的以國家概念去認知古人時代的族群、王朝等社會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這顯然是用科學的方法卻做著極不科學的事情。換位思考,倘若再過三千年,后人從地下挖不到今人的死骨(被火化完了),挖不到青銅器(不生產(chǎn)青銅器),也挖不到水泥城市(水泥年限約三百年),也見不到刻寫的文字記錄(光電智能替換了文字記錄)……等,屆時三千年后的人,是不是會同樣說我們這一時代的人是愚昧的,是不文明的?
因是上,在我力倡并主導(dǎo)的“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思想體系下,對人類“文明與不文明”的認知及其界定標準是要認真反思的,要有新的改觀。約之中華文明探源和世界文化文明的溯源,這些都是要反思的,不能以科學的方法或唯科學論做出不科學的結(jié)果!人類是以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延續(xù)而構(gòu)成了歷史脈絡(luò),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時期都有自已的文明體現(xiàn)特征,不能用這個時代生發(fā)的觀念標準去衡定、框架另一個時代的文明構(gòu)成!有人類就有文化生成,有文化生成就有文明產(chǎn)生,打制石器生活與電腦制作生活只不過是人類發(fā)展的不同狀態(tài)和結(jié)果而已(可參閱《楊牧青甲骨文非卜辭說系列》和有關(guān)人類上古文化文明研究的文論)!一一庚子五月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20-05-14 11:31:36 5 0 1519 -
2020-05-14 09:14:20 21 0 197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漢隸意書法《黃初三年,曹植《洛神賦》前句》
規(guī)格:137cm×35cmx4條/8平尺
款識:黃初三年,曹植《洛神賦》前句,楊牧青于京。
附議:自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后至大漢王朝建立,中國的書法從 中國的書法從某種角度來說,已具備其藝術(shù)的規(guī)模與氣象。特別漢王朝四百年間,以“隸書”為主體的書法可謂是邁古絕后。隸書之形體與意態(tài),多姿多態(tài),精彩紛呈,終后學一生也學不盡的!
予常言,倘若真書法家能夠浸泡唐楷、晉草多年,再上溯浸泡甲骨、金文、簡帛多年,納經(jīng)卷于胸懷,回過頭來再重寫隸書,那真是妙不可言,非凡愚之輩可識其意的。要知,隸貴多變而不浮華,貴渾健而不僵硬,貴秀潤而不輕佻,貴氣厚而不榮燥,不需要在意趣、形態(tài)各異中求達伎巧之姿和唯上之奴態(tài)。概言之,不離文字之率真本性,不出文字之率真本相!可參閱《1999年楊牧青率真派書法藝術(shù)初探》、《2005年楊牧青書論約言四則/四則續(xù)》相關(guān)文論。 查看更多2020-05-13 22:52:06 6 0 161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思想與理論:楊牧青中國山水畫東西宗論之瑣事
適才有人向我問祝,無意間覺得莫名其妙的……原來是十幾年前我因“中國原生態(tài)大寫意山水畫”研究與實踐的需要,就對中國山水畫研究與實踐再向縱深層面的探究與推進, 進,那時因藝術(shù)心得而寫就的《中國山水畫東西宗論》一文,由于其文化思想的重要性和對山水發(fā)展的藝術(shù)論斷超前性,文稿上于“中國牧青網(wǎng)”后就不斷地被許多刊物和上百家網(wǎng)絡(luò)見載。今又被吸收于《巴蜀山水畫敘論》(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2年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2014年四川省文聯(lián)重點課題、2017年四川省文化廳藝術(shù)生產(chǎn)重點扶持項目)一大著中,可視之為佳音呵!
要說,晚明禮部尚書董其昌大人在59歲時以其權(quán)高位重和書畫藝術(shù)造詣而提出“南北宗論”的思想說教后,就一直地被推崇了300多年,只到了近代才受到徐悲鴻、俞劍華、啟功等學者和畫家的嚴厲批評,道其不足處。但是,一直卻沒有像樣的、比較成系統(tǒng)的文論直指其要,論其之寡,直到先生我在35歲時“因時”而就的“南北宗論”一文面世后才有了“南北”轉(zhuǎn)“東西”的乾坤初轉(zhuǎn)氣象,至少從中國山水畫理論研究與突破上來說是如此的。
按我愚見,其實所有的文化與藝術(shù),只要能有益進步、有益時代、有益歷史,對原發(fā)原創(chuàng)者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饋贈,也是無怨無悔的,讓理論升華藝術(shù)實踐,讓思想照亮藝術(shù)心田,讓亮堂的心田回饋藝術(shù)品的創(chuàng)作,這是藝術(shù)家應(yīng)具有的基本和要求吧!一一楊牧青隨記 查看更多2020-05-12 21:44:43 11 0 1535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名稱:大寫意國畫《聞遠知近》
規(guī)格:137cm×70cm/8平尺多
款識:聞遠知近,庚子楊牧青。
附議:讀經(jīng)思考,寫生觀察,體悟世情,觀天鑒地,窮通陰陽,游歷河山,挾術(shù)以宣化文明是一個中國書畫家 個中國書畫家的終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為中國書畫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則將面會揉死,以而于無面味,只能攤個死面餅。約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戲曲之唱念作打,雖鑼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圓,僅落個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參閱《楊牧青:中國山水畫東西宗論》一文及有關(guān)論述。)
概敘之,點、線、面是東西方繪畫的共性,若于中國大寫意水墨畫藝術(shù)來說,其似乎更勝幾籌,不以寫實而勝于寫實之感,蓋因六識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術(shù)、其巧、其思之造化,需從書法累功、讀取殘經(jīng)破卷與體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維、梁楷、徐渭、八大、石濤及至蒲華、老缶、黃賓虹諸輩天降之英華,曠世之奇才,亦不離依此造化而彰顯世道人情,寄點線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謂大寫意者,是中國水墨畫藝術(shù)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在小寫意及至工筆壁彩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是需要將書法與畫法融匯貫通,是對傳統(tǒng)的筆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創(chuàng)新中升華拓展,是寫的一種文化心境,是胸懷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簡單的技法炫酷與色彩空間的壘積!(詳見《楊牧青:什么是原生態(tài)大寫意山水畫?》一文有關(guān)論述。) 查看更多2020-05-12 11:17:15 4 0 1620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篆書書法作品《寧靜致遠》!
2020-05-11 20:41:49 4 0 2683 -
劉應(yīng)雄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劉應(yīng)雄《瀟湘攬勝圖》國畫山水畫長卷新作。此卷描繪的是從九嶷山湘江源至永州萍島至祁陽浯溪段,通過實景寫生創(chuàng)作而成。
庚子年春月于長沙楓林齋
2020-05-11 17:17:53 17 0 3545 -
秦發(fā)藝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寫意山水畫《山頂》;
這幅畫的難度不是把山畫出來,而是用詩書畫一體,把主題表達出來。主題是“山頂”,山頂是有豐富內(nèi)涵的。
圖一,畫完之后,要在下面題字。題字內(nèi)容難度很大。需要描寫山頂?shù)囊皇? 在下面題字。題字內(nèi)容難度很大。需要描寫山頂?shù)囊皇自?,詩要長短句錯落,短句二三字,長句不能超過九個字,多了折行影響閱讀??偩鋽?shù)必須是30——31行,把預(yù)留空間正好布滿。特別是內(nèi)容,要多角度,有深度,有哲理。凝煉,生動。這首詩古來沒有,只好原創(chuàng)。于是,我寫了這首詩——《山頂》,題寫在畫面上效果即圖二。由此可見文人畫“表意畫”的難度。
畫配詩歌《山頂》--作者老琴
山之頂,
大山最美的地方,
風光之巔,
吸引無數(shù)的向往。
以其高度,
令人仰慕,
峭拔挺立中
講述著堅強。
它沉默,
卻閃爍著堅毅目光。
它孤獨,
卻有萬千氣象。
它大氣,
展示出寬廣胸懷。
它的激情,
起伏得蕩氣回腸。
險峻巍峨,
為追求者聳起
勵志的楷模。
高聳入云,
給勇敢者獎勵
極目遠望。
山之頂
讓美麗多了一層神秘。
頂巔風光,
其含義又在風光之上。
不到山頂,
不知何為奇麗,
不見巔峰,
不懂得
生命如此輝煌。
【老琴詩書畫,表意畫】 查看更多2020-05-11 17:00:13 32 0 2702 -
2020-05-11 16:55:37 11 0 2501
-
2020-05-11 16:53:35 11 0 4553
-
陳剛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狂風卷著巨浪,兇狠的沖上海灘,瞬間打破了往日的寧靜,岸邊房屋毀傷無數(shù),漁船被擊的粉碎,哀嚎的人們絕望的奔跑著..….
接到命令,我果斷的吹響了集結(jié)號,戰(zhàn)士們艱難的迎著颶風搶救者受災(zāi)群眾。
一時 眾。
一時間,我的俱樂部成了避難所,炊事班的同志們很快燒好了熱水,做好了熱湯面,這一刻,軍民魚水情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最可怕的幾小時,最黑暗的幾小時,最絕望的幾小時,都被我遇上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信仰,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拼死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chǎn),盡最大的努力使其減少到最低損失。
每個人都精疲力盡了,但強大的精神力量永遠支撐著我們這幫穿著軍裝的年輕人。
逆行者是崇高的,為了黨和國家,為了人民群眾,我們不怕流血,不怕流汗,寧愿犧牲個人的生命也要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wù)。
災(zāi)難總會過去,希望就在眼前,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在災(zāi)難中還有心思搞形式主義的人是長的什么腦子。
許多年過去了,這種情景永遠銘刻在我的腦海里。
附:國畫山水畫小品《清泉》《蜀山情》請欣賞。 查看更多2020-05-11 15:48:36 16 0 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