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4 11:33:07 9 0 3933
-
趙承銳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趙承鋭的水墨世界】水墨舊作《凈土蓮花圖》(機構收藏)《荷衣松食圖》。
【畫家言藝】畫家黃永玉說:“我查過書,圣誕老人的年齡和我們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差不多,如果交通像今天那么方便,而兩個互通書信早就是 就是老朋友的話,那么蘭亭雅集那一場一定少不了圣誕老人。你想那是多好的一場文化交流,熟人說那時時間倉促怕來不及找翻譯,我說不怕,有我,朋友說你又不懂芬蘭文和英文,我罵我的這個朋友:幾時曉得我不懂外文的……。辛丑圣誕節(jié)乘興作于北京?!?amp;nbsp;
(附圖為趙承鋭小品舊作《荷衣松食圖》)
【不二之門】茶不過兩種姿態(tài),浮、沉;飲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有時候,你選擇了低頭,不是因為你輸了,而是因為你懂了! 查看更多2022-01-14 11:16:49 11 0 1310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聊徐渭石濤蒲華齊白石黃賓虹姜子牙之逸事
靠創(chuàng)作書畫作品吃飯的職業(yè)書畫家向來都必須要向世俗去低頭的,并要順應著螃蟹式的步伐高歌奮進!
從中國美術史去看一些卓有成就的書畫大家、巨匠、宗師,他們在 ,他們在為藝的過程中若沒有向世俗低頭者,其人生都是很凄涼的、悲愴的。諸如明代徐渭、清代石濤、民國蒲華等先輩,每當透過文字的背后去讀他們的履歷與作品時,不時的就會潸然淚下,哀其之不幸!
一代大畫家、文學才子青藤先生徐渭最后因疾病纏身、精神失常等原因,餓死在荒草叢生的破爛園子里,即是臨死前他還沒忘記畫個葫蘆答謝給他在生活上曾經(jīng)救濟的善良地主。雖他也曾有官宦幾度的經(jīng)歷,然宦海沉浮使他也陷入了世事無常的孽障中了。
一代宗師、藝道高人石濤先生可能因無銀兩打點內(nèi)庭皇使就與康熙錯過了兩次見面的機會,最后也不灑掃門口等候圣駕了,就在揚州城以算命賣畫為生,直至去世,不過他的境況比青藤先生要強的多了。他的"筆墨當隨時代"道出了真諦,這對沒落的、保守的、因師相循的裙帶關系權貴派藝術圈來說是一個嚴厲的棒喝與鞭撻!
身居滬上的邋遢蒲華先生的筆墨可謂是破開了近代中國水墨之規(guī)矩,大有巧奪天機之能。后來的黃賓虹先生逃離官府問罪后以畫為生為業(yè)時也從他那兒擷取了精華而自成天杼,然邋遢先生活著時或許只有吳昌碩一人看懂了他,所以他死后也只能由吳昌碩先生料理他的后事,惜惜相別了。十幾年前我去杭州看到了蒲邋遢的大幅原作筆墨后,亦曾幾夜未曾徹眠,思緒萬千??!
當年"北漂"最成功者莫過于一代書畫大師齊白石先生了,他富于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藝術與筆墨的理解和實踐出新,讓世人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了,然就與黃賓虹先生的"藝業(yè)境相"相比較,他還是稍差一些。然,齊富于命,黃窮于運罷了!有時間我也曾想,齊白石若于當今之時"北漂",他還能成為北漂成功的典范嗎?如今陳師曾、徐悲鴻這樣慧眼識才的高人大人還有嗎?另外,齊白石先生租房子還能常住的久嗎?會不會他也擠身于流出京城的流動人口中而流出了嗎?……等等,若這些或如此那般了,齊白石不過就是被貼上農(nóng)民標簽會舞文弄墨的一個流浪老漢而已!
前日,我因"金清水白"之象想起諸葛亮先生時寫了一句"一葉孤舟江上漂,濤濤江水似無聲。"后來,偶與友人談及姜子牙,我說:"姜子牙若碰不上周文王,他就不過是個糟老頭子而已,至于后來能不能跳上屋樑上,還是個未知數(shù)。"其實,我聊這些也是為職業(yè)書畫家有個提醒,也是為高山流水覓知音作一個新的注腳呵!
追藝探古@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1-13 12:38:20 11 0 218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古文字書法:運動精神
名稱:古文字書法
規(guī)格:50cmx100cm
時間:2022年1月13日
款識:守正創(chuàng)新,精彩呈現(xiàn)中國運動健兒精神。楊牧青。
備注:應北京冬奧會、殘奧會文藝活動之 會、殘奧會文藝活動之望京紅享廳書畫作品組展而作。
一起快樂向未來,迎接北京冬奧會,讓世界看到一個飛躍的中國別樣的美麗。北京“雙奧之城”的名片熠熠生輝;我國冰雪運動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逐步推進。
響應號召,智庫先行一一中華古文字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一一追藝探古@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1-13 10:20:11 2 0 1508 -
劉開豪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當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時》書法 當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時你會選擇等待,炎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時你會選擇奔跑。 豎幅 尺寸34cmX68cm p; 豎幅 尺寸34cmX68cm
2022-01-12 00:13:12 5 0 1112 -
2022-01-10 14:31:39 19 0 2330
-
劉曉寧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香香漫畫最新作品,人物肖像畫,私人訂制。
2022-01-10 14:22:18 7 0 2304 -
劉曉寧收藏日記 對話
畫友照心的畫,很有古意,喜歡。他分享的只有自己的生活和畫,不曾見他混圈子,也不曾見他標榜自己的畫有多值錢,更不曾聽說他是哪個協(xié)會的什么什么,浮躁的畫圈里非常少見的人。
2022-01-10 14:18:34 5 0 1336 -
安士勝收藏日記 對話
“無涯惟智”第三屆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作品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2年1月15日—1月31日
地點:李可染畫院圖形學美術史美術館
主辦單位
李可染畫院
承辦單位
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
參展作 染畫院青年畫院
參展作品:《江南舊夢》作者安士勝;
今年被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吸納為院聘畫家,這是參加的畫院舉辦的第一個展覽。
轉(zhuǎn)序:
每兩年一次的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新聘畫家作品入展儀式又到了花開有聲的時節(jié)!五年的時光,我們迎來了“無涯惟智”——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第三屆作品邀請展。此次展覽是李可染畫院百名畫家獻給冬奧的禮贊!也是送給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成立五周年的珍貴禮物,更是向傳統(tǒng)致敬為時代謳歌的美的詮釋。
立足傳統(tǒng)方能堅定文化自信。李可染畫院的成立宗旨是“以研究和發(fā)展東西方繪畫藝術為己任,弘揚民族文化為目的,發(fā)揚李可染先生‘苦學派’精神,建立‘中國派’畫院”。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作為李可染畫院的后備軍,緊密遵循李可染先生的“苦學派”精神,致力于立足傳統(tǒng)、腳踏實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與研究。
創(chuàng)新包容才能贏得美好未來?!盁o涯惟智”的意思是,事物發(fā)展永無涯際,絕對的完美是永遠不存在的。這是李可染先生年近八旬之時,在1986年展覽前言中提到的。中國畫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離不開每一代創(chuàng)作者堅守開放包容的學習態(tài)度,作為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青年群體,應把“創(chuàng)作出不愧于時代發(fā)展;不愧于青春年華的作品”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信條,在無涯的藝術之海中最大限制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才智才能。我們堅信,每一代人之中偉大的創(chuàng)作者無不是由青年成長而來,他們的作品已成為時代精神呈現(xiàn)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成立的理由,亦是“無涯惟智”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歷屆作品邀請展舉辦的意義所在。
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將營造一個開放、多元、兼容的學術風氣,建立一個青年人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平臺。我們有理由相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的成立是要在這一平臺上去推動和完成一份和這個時代藝術發(fā)展緊密相關的理想事業(yè)。我們期望更多優(yōu)秀的青年藝術家匯集到這個平臺之上,一起開啟美的歷程。 查看更多2022-01-10 14:08:49 45 0 2864 -
2022-01-10 14:04:27 9 0 1526
-
2022-01-10 14:03:13 12 0 2523
-
2022-01-10 13:39:39 16 0 1757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臘八日 緣起性空 金清水白
今天,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臘八節(jié),這個節(jié)日至少從2500多年前的西周已經(jīng)有了這種習俗的傾向,直至漢代始行于民間。
名稱:書法
規(guī)格:100cm x33cm
款 格:100cm x33cm
款識:緣起性空,辛丑臘八節(jié),楊牧青。
今天,也是2500多年前如今尼泊爾區(qū)域的凈飯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放棄奢華王宮生活并歷經(jīng)多年苦修后,當有氣無力、生命奄奄一息的盤坐在菩提樹下的是日清晨,得受牧羊女的救養(yǎng),偶望東南方天空的一顆明星閃落瞬間而悟道成佛之日,為之十方三界大悲而泣,他身后珠穆朗瑪峰的雪峰崩裂,皆因一一緣起性空!
今天,華夏歷法時序為辛丑、辛丑、癸亥、壬子,這日天干地支一片金清水白之象,倒有水多金寒之感,一葉孤舟江上飄,濤濤江水似無聲。忽然,余想到了三國諸葛亮先生的八字也好像是這樣的一種五行格局,凡事命沒強行,華夏一統(tǒng)非汝諸葛亮先生一孔之獨明矣,煌煌華夏,巍巍昆侖,幾人歸去幾人來?
追藝探古@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1-10 11:02:53 3 0 1483 -
馬一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寫字要懸肘懸腕,把足腿腰肩肘腕的力量發(fā)揮出來,在移動中創(chuàng)作,形成散點透視,讓作品會說話。清晨感悟,個人觀點,請多指教,一祥。(附晨練習作)
2022-01-09 07:43:53 9 0 1075 -
2022-01-07 15:37:22 9 0 959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從唐代敦煌星圖反思現(xiàn)代科技文明發(fā)展錯位給人類種下的禍根
100多年前被西方的斯坦因攫盜而去的《敦煌星圖》是唐代貞觀至武則天年間繪制的(公元650年前后),這比西方號稱發(fā)現(xiàn)星象的天文學家伽利略 利略(公元1609年左右)早了近一千多年。
事實上已經(jīng)證明,西方世界許多許多的文明都是后起的,都是西方傳教士、探險家從東方中國給輸送回去的。大摡是從元末明初才開始的,并且都是偷換、借用、拓展了中國文明的概念和內(nèi)涵!(當然之前還有宋、唐、漢千余年的海上、陸上貿(mào)易往來與中國文化對中亞、西亞及更多區(qū)域的影響。)
所以,何新老家伙說西方古文明中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是"三大偽史"是有道理的,也是比較客觀正確的!
但是,又有許多人經(jīng)常說,中國這么優(yōu)秀的天文、水利、營造等"科技"為什么沒有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的科技文明呢?我涚,凡持此思想和認識者,都是不懂、不知中國文化與文明的歷史與社會的發(fā)展狀態(tài)與本質(zhì),更不懂、不明白華夏先人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高度責任和大情懷、大智慧、大境界!
只有野蠻的、粗暴的、掠奪的并具有動物獸性競爭的"人類"才能不顧及人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拋棄天人合人的大情懷、大智慧、大境界而無高度責任感的大搞各種摧毀人類的現(xiàn)代科技文明……
事實上來看,瘋狂而盲目的人工智能發(fā)展加掠奪、剝削的資本主義思想已經(jīng)讓當今的人類生態(tài)系統(tǒng)危機重重了,人類將毀于被自己創(chuàng)造的所謂的高科技文明環(huán)境中……
瀏覽史料,所以,中國的古人把"科技發(fā)明"等認為是伎倆、淫技、雜術等是有一定的深層次的哲理的,可惜西方世界因文化底蘊的薄淺而沒有把這種"深層次的哲理"悟透,弄明白。所以才產(chǎn)生了近三百年來已給人類種下了以科技創(chuàng)造文明為名義且因發(fā)展方向錯位而導致的禍根,這個禍根是人類消滅的導火索一一如,核武器、病毒病茵、氣候變暖、失業(yè)難民……等等。
追藝探古@與智者為伍,與?者善?同行,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將來皆為可盼,所到之處,春暖花開!
藝術+文化+講座+傳承=活著就要動彈的使命一一華夏龍脈正興,<楊牧青古中國大昆侖文化史學觀>和<甲骨文非卜辭說>都是觸動中華文化心房的命題,當以盡命是也!記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華山、水墨三晉·楊牧青書畫文化行暨晉隴文旅科創(chuàng)123+5實施計劃″推進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1-07 10:49:07 9 0 1054 -
徐家康收藏日記 對話
虎年對聯(lián)"虎年虎運虎虎生風,虎嘯東江;鵬歲鵬舉大鵬展翅,鵬程萬里”。辛丑年徐家康書。
虎年還沒到,就有人給俺出個難題……交差了!2022-01-06 17:41:12 16 0 1908 -
已認證
徐景蓮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國畫人物畫古典美女圖,徐景蓮作品欣賞。
不要說自己的日子太辛苦,比你勞累的人多的是。不要總認為自己命太苦,想想那些帶著病身體還要為生存奔波一輩子的人。不要覺得自己活的不夠幸福,看看貧窮的阿富汗、敘利 敘利亞人們吃不飽飯還要遭受戰(zhàn)亂、隨時都有被轟炸的可能!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知足了!
人生孤獨,就讓藝術治愈;日子枯燥,就讓心情浪漫。藝術的精致都歸于生活,日復一日,始終不渝…
一人飲茶是得閑,二人品茶是得趣,三人論茶是得味…
人生都有一種感悟:有命運悲歡的回憶,有酸甜苦辣的經(jīng)歷;有繁華過后的寧靜,有坎坷歲月的成熟……
愿我的新創(chuàng)作品給大家?guī)硇那槭鏁?,健康快樂?/span> 查看更多2022-01-06 17:17:30 21 0 2301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無題·聽東征分享即興五言六句
楊牧青客于龍城
2022年1月4日戌時
斜陽是何物?
何物知斜陽!
一聲念何物,
兩句吟斜陽。
先生若無影,
斜陽照先生!
后記:是夜有東征在<字
后記:是夜有東征在<字字乾坤>里分享清代大才子、大詩人袁枚先生兩首《苔》詩,久聽有感,旋即臨屏《無題》一首如是。
詩以詠志,歌以抒懷。中國的文化從某個角度來講,就是一個詩的民族,一個詩的國度。從有文獻可尋的最早的堯、舜歌謠到夏、商韶舞,再到周、秦、漢、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詩經(jīng)、楚辭、樂府,及至唐詩宋詞,還有那輕松詼諧的元曲小調(diào)及咬文嚼字至極的明、清對聯(lián),歷經(jīng)四千五百多年,在華夏文化的歷史長河,無一不彰顯著中國的文化的"詩”的精神和特質(zhì)。
然而,由于時代的革故鼎新,人們在文化的不自信和缺失了文化情懷中以瘋狂的物欲姿態(tài)和身段,逐漸淡漠了“中國詩”的那種含蓄之大美,那種優(yōu)雅之大氣!幸喜,今新時代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高度重視,是詩詞這樣一些中國人本有的瑰寶更多了無限生機!
中國漢字的會意、寓景、寄情、表義之特性,往往會出現(xiàn),詩不能講,一講就直白了;詞不能唱,一唱就失境了。
危樓高百尺,只能想著能不能再高一點,我們就會一拳把老天爺打個窟窿,為什么您老人家那么的不公平呵?
驚起一灘鷗鷺,只能想著別再出聲了,多讓那些鳥兒也能夠從安靜的生活中找回它們失去的那一片天地。
斷腸人在天涯,只能想著請把大人您的腸子去高級特護病房接好,大人接腸是會報銷許多費用的,別斷了啊,少些愁悵,人若斷了腸那還是人嗎?
其實對于詩、詞、歌、賦這些娛興之事之伎,一位真正的文化人必須要上手走心的,必須要多諳其道的!回想起來,十四、五年前,我提出并倡揚“中國新詩詞”理論觀點以來,稍有閑隙,就多留意詩的美意。至今以來,雜七雜八的也寫過名之為詩的東西百余首,也因在<中華詩詞論壇>上辨論期間,寫了《中國新詩詞思想要義》等多篇文論。偶有回看時,心里也是算楚楚的,當然腸子不會斷,也不敢斷,若斷了高級特護病房里是沒有我的報銷號位的呵!
這不,無病不呻吟,對景始生情,故才有了《無題》五言六句是為記呵。附,袁枚《苔》詩如下: 查看更多2022-01-05 17:41:38 6 0 1175 -
陳文斌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辛丑冬月書法家陳文斌錄蘇東坡寒食詩一首。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2022-01-05 09:40:37 6 0 99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壬寅虎古文字書法精品結(jié)緣收藏一一八虎接福
北京祥禾美@出品:當代書畫大家、甲骨文與上古文化研究學者楊牧青先生壬寅虎年之虎書十種、虎令眾祥、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嘯山林、虎將門第、虎上高峰、虎震 虎震乾坤古文字書法精品結(jié)緣收藏,八虎接福。
尺幅大?。?8cmx68cm/4平尺
材質(zhì):白熟徽宣
接福特惠價:每幅2.4萬元(八幅一起收藏19.20萬元)
溫馨提示:預訂名額、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有限,加微信xianghm888(王經(jīng)理)下單即可。
備注:特殊內(nèi)容可訂制,如:生龍活虎,虎年大吉,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發(fā)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等,內(nèi)容和尺幅大小,商議創(chuàng)作。 查看更多2022-01-03 09:13:47 4 0 1512 -
楊牧青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楊牧青壬寅虎古文字書法精品結(jié)緣收藏一一六虎賀元
北京祥禾美@出品:當代書畫大家、甲骨文與上古文化研究學者楊牧青先生壬寅虎年之虎運、虎德、虎福、虎慧、虎財、虎利古文字書法精品結(jié)緣收藏,六虎賀元。
尺 br>尺幅大小:68cmx35cm/2平尺
材質(zhì):白熟徽宣
賀元特惠價:每幅1.2萬元(六幅一起收藏7.2萬元)
溫馨提示:預訂名額、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有限,加微信xianghm888 下單即可。
備注:特殊內(nèi)容可訂制,如: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嘯山林,生龍活虎,虎年大吉!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發(fā)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等,內(nèi)容和尺幅大小,商議創(chuàng)作。 查看更多2022-01-03 09:12:44 3 0 1744 -
2021-12-31 08:41:24 7 0 1165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龔賢山水畫,潘瑋萱評馬培童(64)
龔賢,江蘇昆山人,居南京。龔賢善畫山水,師法董源、二米、吳鎮(zhèn)、沈周,注重寫生,多繪南京一帶風光。
龔賢進一步發(fā)展了墨豐筆健的畫法,形成渾厚、蒼秀、沉 賢進一步發(fā)展了墨豐筆健的畫法,形成渾厚、蒼秀、沉郁的獨特風格。同時他也是金陵八家為首的畫家,活躍于明末清初。其藝術特色是:追求奇而安的境界,既真實自然又不一般化,于平中求奇,善于用墨,發(fā)展宋人的積墨法,多次皴擦渲染,墨色厚而潤,同時注意黑白、虛實對比,強調(diào)明暗層次,富有深遠和光照感。筆法蒼勁古拙,專注于中鋒,求古、健、老、活,如鐵干銀鉤。
他的另一種稱為白龔的畫風,主要用干筆淡墨,僅少量濃色和苔點,顯得明麗秀雅,多現(xiàn)其用筆特色。
龔賢的山水有兩種面貌,一為白龔,一為黑龔。白龔的畫風全然用干筆皴擦,以淡墨渲染略加濃色和苔點,顯得明麗秀雅。
黑龔的畫風是采用層層皴染,先干后濕,再積染,再皴擦,畫面顯得層次分明,淺皴與墨染渾然一體,具有一種奇特的層次感和光照感,呈現(xiàn)出一種有別于他人的山水新樣式。
如其作品《夏山過雨》(見圖一):彌漫在夏日的是拂不去的微悶,一陣疾風引來一陣驟雨,將山川大地和空氣中的塵埃霎時洗靜,就留下了《夏山過雨》這番景象:林木重振精神,煥發(fā)舒心的光采。蔥蘢的草坡上水珠閃爍。斷云靜臥,遠近山巒在睛空中映入眼簾,黛色如新,境無纖塵,只有在這樣難得的自然氣候中才能產(chǎn)生這樣凈化的畫境,也只有龔賢才畫得出這樣情致明朗的山水。歷來許多畫家都善作春雨春景,春雨如煙如夢,在畫中可用虛白表現(xiàn),水漬斑斑,淡色漸次,使景物似掩似露,恰如多少樓臺煙雨中,要的是煙雨造成的惝恍效果,又如花絮無聲春墮淚,表露的是淡淡的愁容。所謂隔簾看月,月色越顯出玲瓏澄沏,隔雨望山,山色越增其空蒙縹緲。
龔賢不畫人們生發(fā)過同一情感的景色,卻從畫家向來少作的夏山夏雨中獲得明快情致。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龔賢追求的是這樣一種心物兩明凈的畫面。中國畫傳統(tǒng)的山水技法首先是用線,此幅畫龔賢完全不用線,全部用點染法畫成。
龔賢以特殊的技法一一點的相連密集如染,層層積染。龔賢細膩地刻劃了前景中樹林的生長姿態(tài),樹葉也簇簇在望,但又分出了遠近層次,尤其通過強烈的濃淡對比,讓人的目光透過濃重的樹蔭,直達叢林深處的小屋。此幅作品另一個特色是借助反光造型,在近處坡地和遠景的峰巒上,看不見用線勾出輪廓或分出層次。相反,凡是景物的邊緣留出的是白色或極淡的墨。計白當黑,固然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但如此出奇地運用空白,則前所未有。畫中,連樹干和樹枝都以留白來表現(xiàn)。大雨洗滌之后,滿目山水泛射出清爽的白光,也許是激發(fā)畫家創(chuàng)造此技法的原因?此法此景,虛靈透徹,雨后夏山的清空駘蕩獲得了準確的傳達。
馬培童以下作品,采用逆光法,墨色秀潤,與此幅作品有相同余韻,留白為逆光法。
龔賢其作品二《千巖萬壑圖》(見圖二),此幅作品樹木以橫點、渾點、介子點、夾葉點等技法繪寫。下深上淡,數(shù)遍點染,山石用雨點皴,豆瓣皴,多次皴擦漬染,用黑白對比和虛實濃淡的變化,畫出遠近層次,藏露虛實繁簡等意境,在清代畫風中獨樹一幟。
馬培童以下部分作品所畫的山石下深上淡與龔賢所畫的白龔有相同余韻。二者均濃淡虛實相宜,具有厚實之感,層次變化豐富,所畫山川具有空間深度,又有清潤感。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2-30 10:35:26 45 0 2325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石濤山水畫,潘瑋萱評馬培童(63)
石濤,廣西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出家后改名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陳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石濤山水,早期頗受梅清影響,景色奇秀,用線方 p;石濤山水,早期頗受梅清影響,景色奇秀,用線方折,皴法糾結(jié),景色蒼渾,后飽覽名山大川,泛學諸家畫法,尤汲取元四家、沈周、陳洪綬之長,逐漸形成蒼郁恣肆的自身風貌。其藝術特色是: 構圖新奇,運筆靈活,善用墨法,皴點多樣,氣勢奔放,畫法、體貌、境界、意趣極富變化。
石濤強調(diào)變通、創(chuàng)新,作畫重視對生活的感受及個人情感的抒發(fā)。因而他遍覽各地名山大川,能以真實景物為描繪對象,可謂是搜盡奇峰打草稿,其筆下無論是江南煙云、黃山云霧還是虬松峭壁、枯樹寒鴉都視角獨特,布局新穎,變化萬端,畫面空疏處,馬可馳聘,畫中密集地,細針難容。
他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遂意蘊,給人以新鮮而強烈效果。清新處,若桂月以空懸,光明洞澈?;煦缣帲企E雨狂風卷桑麻。
石濤作品《山水清音》(見圖一)幅中充實、飽滿,著筆處遠多于空白。畫中有峰石,有小徑。有飛瀑直貫而下,還有寒舍、崖落、松蔭,石濤用截取法,橫斷山川最美的一段落入幅中。至于流水何去、山徑何轉(zhuǎn),都不予考慮。
石濤對繪畫形式構成已達到諳熟后的從容。一方面是丘壑的自由創(chuàng)造,在《山水清音》里,筆墨風涌立起了山水形體,釀成了山水氣象。畫中山峰的輪廓和峰體的肌理都是遒勁的線,象一條條張滿力的弓將峰體繃得緊湊嚴實,畫的下方一道道斜向的橫線有拖掃之痕,來去間交織成引向山峰的暗示。畫中最為醒目的是分布鋪蓋全幅的墨點。這些點順著線鋪就,時而意作草叢,時而充當山樹,濃中間淡,淡上壓濃,中間的松葉、竹葉、雜樹葉實際上也是放大了的或變形了的點,混然與完全點苔的點難以分辨。這些點起到統(tǒng)一全幅風格的作用。象抖落的黑珍珠在滿幅蹦彈跳躍,閃爍著山川的歡樂之光。使作品產(chǎn)生元氣吞吐的大氣魄。
馬培童以下作品所表達的點,與石濤一樣,把點視為因素,馬培童用點組成大大小小的刻石皴法,也將點視作各種元素,散落在各種物象之間,如同石濤所表達的點,有反正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帶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點、纓絡、連索點,有空空闊闊干燥沒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焦墨似漆邋遢透明點。更有兩點,未肯向?qū)W人道破: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有千巖萬壑明凈無一點,與石濤有相同余韻。
石濤其二作品《對牛彈琴圖》(見圖二),歷史上有很多古琴畫大都是伯牙彈琴、子期聽琴,說的是知音難覓的古老主題。而這幅占據(jù)一半以上的題詞畫其中寫道:“世上琴聲盡說假,不如此牛聽得真”,畫家將牛喻為自己,通過“牛聲一呼真妙解”來感嘆自己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有些失落,有些孤獨落寞。這幅畫表達的是畫家自己的心態(tài),畫家沒有對過多主題之外的景物進行描繪,直接截取高士對牛彈琴,特寫出石濤內(nèi)心的情感,傳達畫外深邃之意。
馬培童以下作品以內(nèi)心情感呼喚和平,二者均以畫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因此有相同余韻。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2-30 10:32:36 33 0 2657 -
馬培童收藏日記 對話
對話朱耷對話朱耷山水畫,潘瑋萱評馬培童(62)
朱耷,明江西寧王朱權九世孫,原名統(tǒng)鏊, 入清后隱去姓名,23歲落發(fā)為僧,法名傳綮,以后字、號、別名甚多,大致50余歲前為僧時分傳綮款和個 大致50余歲前為僧時分傳綮款和個山款兩階段,屬早期,54一59歲時用驢、人屋款、59歲以后純用八大山人款。
朱耷一生坎坷,19歲遭國破家亡之痛,23歲出家為僧,因心情悲憤,長期積郁,曾數(shù)度發(fā)狂疾,54歲還俗娶妻,靠賣畫為生。他誓不與清王朝合作,性格倔強,行為怪僻,常籍詩文書畫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滿、悲愴、激憤、無奈等。
朱耷的畫,自具新意,形象洗練,造型夸張,構圖險怪,表情奇特,往往將物象人格化,寄托個人情感或賦予一定寓意,主觀成分較多,個性鮮明。筆墨也不同凡響,簡勁雄健,迅捷潑辣,少文人畫的含蓄、文靜、清雅,而露狂野、粗亂、生硬之態(tài)。朱耷山水宗法董其昌,兼取黃公望、倪瓚,筆法相似,格調(diào)卻變秀逸平和為枯索冷寂,在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樸氣勢,有自己的特色。
其作品如下圖一《魚石圖》,以簡練的筆法,畫怪石一塊,魚一尾,無背景,其中怪石岌岌可危之勢,魚的眼珠點在眼眶的上方。筆意冷逸,構圖大膽、新穎。馬培童以下作品,化繁為簡,與朱耷一樣,獨辟蹊徑,以奇、簡取勝。
如馬培童在焦墨點焦彩山水里及焦墨焦彩山水畫,將所有色彩化繁為簡,只抓一個或兩個物象賦色,突出物象重點,在黑白之間如同萬綠叢中一點紅,只用朱砂點綴房子。只用最簡單的中國傳統(tǒng)色以焦墨點焦彩點綴樹,學習朱耷刪繁就簡,化簡為繁的精神,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繁索,另觀者更容易記住主要物象,與朱耷有相同余韻,均以簡取勝。
朱耷其作品《荷花雙鳥圖》(見圖二),只見畫中扭扭曲曲荷桿趨勢直攢而上,它們時粗時細,運行急疾,不穩(wěn)定,無規(guī)律或無常法,這是畫家潛意識流露的結(jié)果。線條的不安昭示出畫家心緒的不安。朱耷的作品最明顯的就是線條多呈曲狀,但有連綿運動的力度。此外,朱耷賴以宣泄憤懣的只是單純的墨色,色彩被他厭惡現(xiàn)實的心理淘汰了。且不論幾十年里他控制水墨的經(jīng)驗化為了一種自如,這里筆墨的布勢與肯定首先不是出于審美的興趣,而是一種希冀。通過它們證實自己靈魂活跳的存在。
馬培童有的作品以黑白焦墨繪之,與朱耷有相似之處,均用黑白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一個以焦墨繪之,一個以水墨繪之,因此有相同之余韻。
朱耷其三作品《秋林亭子圖》(見圖三)畫中章法新奇,右側(cè)危峰陡峭,聳然直升畫外,左下側(cè)山石突兀,圓重厚實,巋然穩(wěn)壓畫底。中間貫以坡石,坡上置以矮亭,境界靜寂。
馬培童以下幾幅焦墨山水作品有朱耷余韻,二者均墨色明潔潤澤,濃淡干濕,虛實剛?cè)?,配合得體,在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樸氣勢。
——(潘瑋萱寫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2-30 10:30:02 43 0 2162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焦墨刻石皴法》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童心寫歷(128)
焦墨藝術,一定要給觀眾精神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滿足。因此我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在不斷提高。要把佛的精神情感畫出來。傳遞給觀眾。
每個 感畫出來。傳遞給觀眾。
每個人經(jīng)歷不同,傳遞感情就不會一樣,我對佛陀有感情,佛對我也有感情,所以我的焦墨藝術才會有不同。
我很愛焦墨,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更加喜歡,使我想到了石窟佛陀,所以獨創(chuàng)焦墨刻石皴法,是用漢畫像石刻刻石刀法、 變筆法、 把石窟雕塑用筆怎樣刻在宣紙上,每一筆不能重復,筆筆見筆、 放大看每一筆都是符號,點線清晰可見有細有粗,有工筆,小寫意 ,大寫意筆法,畫佛面部,每一筆都很肯定,筆筆見神韻,有人說是素描,但把6尺整紙的畫縮小看似象素描,但近看放大看是符號 代言,只要離開畫5米外看就象寫實,但離1O米看又好象素描了,這就是畫焦墨刻石皴的神奇之處,有韻、有神、有魂。 查看更多2021-12-30 10:24:37 11 0 1551 -
馬培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帝陵鑿筑》馬培童焦墨畫感悟筆記-童心寫歷(127)
唐代帝陵從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開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構筑在山上。
“依山為陵”一方面是為了顯示氣勢雄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 是為了顯示氣勢雄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盜。陵園的平面布局自乾陵開始形成定制,墓室鑿在山南的半腰處,高踞陵園北部,為全陵主體建筑,四周筑圍墻,分內(nèi)外兩道,內(nèi)城墻四面設門,南門內(nèi)修筑獻殿。外墻南面有3道門,石刻群(石獅、王賓像、碑石、石人、石馬、鴕烏和華表)置于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門之間。第一道門外分布著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此外昭陵因山南地形險阻,在陵北玄武門內(nèi)修筑1座祭壇,是舉行大典的場所,為唐十八陵中所僅有。 查看更多2021-12-30 10:23:25 9 0 1167 -
馬一祥創(chuàng)作日記 對話
前一段時間臨摹了幾天張裕釗的字,聽專家說寫字的時候要捻管,自己臨摹了幾天就受不了了,大拇指根部骨頭疼,看來方法可能不對,就放棄了。想起以前剛學打羽毛球的時候,教練說握拍姿勢如果正確的話,一次打球時間較 長應該是累,不應該是疼。我想可能還是執(zhí)筆方法有問題吧!最近我寫字時特意觀察毛筆末端的小掛繩的轉(zhuǎn)向,發(fā)現(xiàn)毛筆總是隨著書寫在不停地自轉(zhuǎn)。毛筆的自轉(zhuǎn)方向總是與筆畫弧線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說弧線是順時針毛筆就是逆時針轉(zhuǎn),反之亦然,書法中沒有絕對的直線,所以毛筆從來就沒有停止自轉(zhuǎn)。原來,只要放松書寫人家毛筆會自己找中鋒,不用我們使勁地捻它啦!!自家感覺,真心分享。 查看更多
2021-12-29 15:07:11 5 0 1124 -
2021-12-29 09:12:24 6 0 1605